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首先,囑咐大家不要上當,這不是個好片子,雖然有著令人向往的北歐血統(tǒng),有著曾給人留下不錯印象的張靜初,有著如夢似幻的海報和美麗的名字“玉戰(zhàn)士”。
因為故事敘述的凌亂不堪,以及片中漢語和芬蘭語的粗暴夾雜,我從豆瓣上的評論中看出許多人都沒看懂情節(jié),故此講述一下我理解的劇情:
話說原始有一個女魔,是地獄之女,她誕下九顆蛋,孵出八個兒子,分別是恐懼、欲望、痛苦、丑陋、狂熱、仇恨、貪婪和盲目,第九個蛋暫時沒有孵出來,也沒有名字。根據(jù)某個預(yù)言,女魔的第九子將會從一個鐵匠的兒子那里得到一個叫做“山布”的機器(其實就是一個帶密碼鎖的鐵盒子),然后將世界變成地獄。那么預(yù)言中說鐵匠的兒子,就真有個鐵匠的兒子,本片的男主角,他正要率領(lǐng)寺廟的僧眾去跟已經(jīng)出世的女魔的第九子決斗,并且根據(jù)預(yù)言,如果他殺死了這個魔鬼,自己就能夠免受輪回之苦(就是死后不再投胎做人)。“山布”就在他身上帶著,他的鐵匠父親囑咐他,只有他真正絕望的時候才能打開它。
因為此去吉兇難料,所以在途中他決定偷偷離開大部隊,由他的徒弟率領(lǐng)部隊先趕去,自己去徒弟的家鄉(xiāng)走一走,過一天“平凡人”的生活。在這個村莊里,他遇到并愛上了美女品玉(張靜初),想到自己如果殺了魔鬼就不能再投胎,他開始為自己尚未品嘗人間滋味的一生感到悲哀和恐懼,于是他向品玉求婚,品玉在一番掙扎之后,考慮到這個男人可以殺死惡魔拯救世界,考慮到自己原來的愛人已經(jīng)死去,就答應(yīng)了他,并承諾等著他一直到他殺死惡魔歸來。
就在婚禮的前夕,他的徒弟匆匆趕來,大部隊已經(jīng)在惡魔的攻擊下全軍覆沒。于是鐵匠的兒子只得暫緩婚禮,趕去與惡魔決斗。其實所謂決斗,就是他揮了一劍,女魔第九子的頭顱就在他手上了。魔鬼被殺之前告訴說,品玉會一次次的轉(zhuǎn)世投胎,每次轉(zhuǎn)世都會瘋狂的愛上一個男人,而因為他不會再轉(zhuǎn)世,所以她愛的每個男人都不會是他。我們可以看到,惡魔的話成功的擊中了他的軟肋。
但魔鬼畢竟是魔鬼,被砍下的頭并不會死去,他帶著魔鬼的頭趕回去找品玉,卻在她的窗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的和尚徒弟就是品玉以前的情人,他的徒弟也是因為聽說品玉死去才去當和尚的,今日兩人重逢,舊情勃發(fā)。鐵匠的兒子聽到這些傷心欲絕,心知這輩子不可能再與品玉相愛相守。怎么辦呢,絕望之際他想到了父親留給他的“山布”,“只有在對所有事絕望的時候才能打開它”,于是他打開了這個鐵盒子,里面卻空空如也。這種空其實代表著懷疑,如果對什么都抱有懷疑,就不會再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也就不會有絕望。但他不甘于此,他對惡魔說,我不要你死,我還要投胎做人,我發(fā)誓要穿越時空與品玉相遇相愛。然后他將惡魔的頭顱裝進了“山布”,讓自己的一頭狼帶著“山布”直往北走,越遠越好,不要讓任何人找到它,也不要讓自己找到它。接著,剖腹而死,等待轉(zhuǎn)世。
而他的徒弟看到他的尸體,以為他是跟惡魔決斗時戰(zhàn)死的,出于對師傅的敬仰和忠心,他火化了鐵匠的日子,并發(fā)誓要找到“山布”,“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需要它,我都會把它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品玉也甘愿同往。
于是和尚和品玉直往北追,直到苦寒之地,找到了那頭狼和密封的“山布”,兩人和狼一起守護著“山布”,“直到永遠”。
幾千年以后的現(xiàn)代,考古者發(fā)掘出了和尚、品玉、狼的尸骨和“山布”。在研究中他們發(fā)現(xiàn)一個鐵匠的毛發(fā)和指甲碎片會對“山布”有所影響。而這個鐵匠就是幾千年前那個鐵匠兒子的轉(zhuǎn)世,并且他正在為女友的離開而傷心欲絕,他的女友其實就是品玉的轉(zhuǎn)世。他在考古學者的引導下打開了“山布”,釋放了女魔的第九子,并且在不知情的境況下答應(yīng)這個惡魔再造一個“山布”,這個過程中他一點點了解的自己的前塵往事,最終殺死了惡魔,當然也結(jié)束了自己的轉(zhuǎn)世。故事結(jié)束。
所以,就這個故事本身而言還是個挺不錯的東西,它借助了芬蘭關(guān)于鐵匠兒子的神話傳說和中國的轉(zhuǎn)世投胎說,講述了一個本該如訴如泣的愛情故事:佛家說轉(zhuǎn)世是苦,可是為了愛情不惜受苦,但同時也背棄了除惡的榮譽。但是這個故事卻被拍成了一個垃圾電影,我想中國觀眾、芬蘭觀眾都不會喜歡它------當然這只是妄斷,誰知道芬蘭觀眾會不會對片中描述的“偽中國文化”非常欣賞呢?
之所以這樣說“偽中國文化”,是因為片中的某些情節(jié),尤其是武打,哦,他們叫“功夫”。其中有一段,鐵匠的兒子和品玉切磋,電影是很想表達出那種你來我往、身形變換的場景的,尤其是他們一定看了許多香港徐克式如同舞蹈的美感武打,但是即便是再像舞蹈,它也不是舞蹈!而片中這一處簡直跟探戈無異,就連甩頭和表情都十分神似,于是我就想,他們是不是真的覺得中國功夫就是舞蹈的一種?另外品玉手使的武器像是長把兒上按的鐵扇,整部片子的大概七八處都是它噌的一聲張開的特寫,可能外國人覺得它很酷吧,但我覺得它決不會好使,舞起來空氣阻力很大的。而更讓人幾欲崩潰的,就是品玉曾和那個情人和尚自創(chuàng)一套“合歡掌”,我的媽呀,聽聽這名字,怎么就讓我想起“干柴烈火掌”和“情意綿綿劍”呢?而這“合歡掌”最厲害的一招就是,先用一只腳在地上畫個半圈以吸引敵人的視線和作蠱惑心理之用,接著迅速的用兵器在地上把灰塵高高揚起遮擋敵人的視線,然后在灰塵遮掩下?lián)ь^向太陽穴砸去------這他奶奶的也太損了吧!難道說,老外對我中華武功的認識就是這樣投機取巧?不知道那幫穩(wěn)扎穩(wěn)打的少林武僧要是看了這樣的絕招會不會稱其為“邪門歪道”。要我說,讓老外張長見識嘛,把臺灣版的《倚天屠龍記》拿給他們修行,讓他們看看咱們的張無忌如何一運功便后背冒熱氣、前方數(shù)十米接連爆炸!
另外,中國文化里,公元前1000年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后來那么嚴格死守的婦道婦德,那時的女子比之后來要開放得多,但也不至于如品玉般自由駕馭自己的生活。中國農(nóng)村的村民也不會在當街有人惡斗的時候跟什么都沒看見似的各干各的事。服裝上,鐵匠的兒子穿的是清朝男子服飾,品玉穿的衣服大概沒在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
關(guān)于“偽中國文化”,老外不懂拍成這樣也沒辦法。因為同樣的,你不能指望中國導演在北京郊區(qū)搭一通布景,請一群老外就能拍出幾百年前的倫敦景象。
但這也只是我的一時調(diào)侃,其實本片的失敗主要是敘事不明,對象不清,無法吸引觀眾。另外,就中國市場來說,就我自己而言吧,當我聽說芬蘭一詞,是很希望看到北歐的異域風光的,當我看到夢幻般的海報,是很期待那女子能隨男人一起殺敵歷險的,當看到開頭關(guān)于芬蘭傳說的介紹,是很希望能看到《指環(huán)王》中那樣雄偉壯麗的神奇世界的。但,這些都沒有。
http://logten.iblog.cn/post/3742/13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