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厭食癥的故事。這個女孩在青少年時期就患上了厭食癥,她不斷地減肥,變得越來越瘦,甚至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她的家人非常擔心她的健康,于是帶她去看了很多醫(yī)生,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后,她的家人帶她去了一個非傳統(tǒng)的醫(yī)師領導的青少年群小組。在這個小組里,她遇到了其他患有厭食癥的年輕人,他們彼此支持和理解。這個非傳統(tǒng)醫(yī)師用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對自己的信心。在小組的幫助下,這個女孩逐漸克服了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開始接受自己的身體。這部電影通過真實而動人的表演,展現(xiàn)了厭食癥患者內(nèi)心的掙扎和對自己身體的不滿。它也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每個人都應該接受自己的身體和外貌,不要因為外界的標準而壓抑自己。這部電影讓人深思,引發(fā)了對社會對待身體形象和美的思考。它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差異,不要因為外表而歧視或排斥他人。總的來說,《骨瘦如柴》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次對于心理疾病和社會問題的思考。它讓觀眾更加關注和理解厭食癥患者,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接受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原名,to be bone,這是一部講述了厭食癥患者群體的電影,影片主演Lily collins和導演Marti Noxon都曾經(jīng)患上過厭食癥,所以也許算得上半紀錄片。豆瓣評分不高只有三星,但是我知道,那是普通人根本無法得知厭食癥患者的感受,作為一個正在"節(jié)食"且算是小有成就的人,我卻在其中感受到了導演的情感,絕望,痛苦。順便我不認為自己是不進食的ED,我覺得自己是ED細分下的“健康食品強迫癥”,當然也會斷食就是了。
女主Alen是一個藝術家,或許是藝術家敏感,纖細的神經(jīng),又或者是家庭不幸的陰影,或者再加上她的自卑,自律,自負,她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在外,她是光鮮亮麗的插畫畫家,她認為別人是因為她的才能,她的美麗,她的骨感才喜歡她的。我也一樣,曾經(jīng)看到一個知乎答主說過:“盡管難以相信,但是會有人不是因為你美麗,你聰慧而喜歡你。”我到現(xiàn)在還是喘之以鼻,別開玩笑了,世界上哪有毫無由來的愛,即使是父母。我在小學五年級之前成績很差,又內(nèi)向,兩者互相影響,那段日子過得很苦,被校園暴力,直到今天內(nèi)心還是不愿意真誠的與人交往,和任何人都是泛泛之交,難以建立深層關系,而那段時間,每次考試結(jié)束都是我最痛苦的時候,會被打,被罵。后來我數(shù)學成績好起來了,變成了班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尖子生,母親的態(tài)度一下子變了,不再打罵,我也成為了一個樂觀的人,溫柔真誠善良,最起碼看上去如此,因為我意識到優(yōu)秀的人才值得被愛。有次無意間提到童年被訓斥,發(fā)現(xiàn)母親早就不記得了,但是這件事,我卻永遠無法忘記。
或許每個從谷底爬上的人,心里都有一只怪獸,他從背后盯著你,告訴你,你要是自甘墮落,技不如人,那還會被吞噬,你要是平平無奇,那只能接受別人的冷嘲熱諷。女主討厭食物,不是討厭增重,而是害怕,害怕自己變胖,變丑,就再也沒有人會愛自己,自己唯一的優(yōu)勢都被剝奪了,那和死亡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女主在自己的繪畫造成別人死亡后就被關上了藝術的大門,體重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所以要她增重,那真的比死了還令人難受。
我也是知道的啊,我是被夸聰明,瘦,眼睛大,睫毛長,那又怎么樣呢,如果我失去了這些東西,你們還會在那里嗎,我想是不會的,要不然,當我還沒有那些東西的時候,你們在哪里。這個世界是很殘酷的,成功學里總是講人脈,人脈是什么,就是利益互換,你沒有那些東西,那就是路邊的垃圾,人們看也不會看一眼。
影片還很討巧,講述的是厭食癥而不是暴食癥,呵呵,世界對于胖子真的惡意啊,同樣是進食障礙,因為胖的人不如瘦的人好看,所以得到的不是憐憫,同情,而會是鄙視,厭棄。女主美嗎,我覺得很美,即使她骨瘦如柴那又怎么樣,好看還是好看,衣架子怎么會不好看,脫了衣服不好看又怎么樣,穿著衣服的時候真的美麗到了極點。
另外,如果你嘗試過節(jié)食,那你會發(fā)現(xiàn)一點也不難,對,餓肚子是有快感的,因為你可以對抗自己的欲望,很多節(jié)食患者,至少成功的,他們外在都是看起來都是精英,他們極端自律,永遠高要求自己,蘋果手機CEO喬布斯的名言里就有Keep hungry,對,這種感覺很棒,饑餓讓你的胰島素水平維持的很低,反應在大腦上就是非常清醒,不會餓,也不會困。怎么會不好,我本人還節(jié)食 健身,外人一點也看不出來我很不健康,我是高要求自己,不健康嗎,那你就繼續(xù)當一個健康的胖子的,所有的晚睡早起,工作八小時,鍛煉,蔬菜沙拉,雞胸肉都交給我好了,折磨自己是有快感的,這大概就是所有能減肥成功人的共性吧,他們能從折磨自己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感。這種快感讓他們痛苦,痛苦更能激發(fā)這種快感。
影片中有幾個細節(jié)很有趣,比如能把食物熱量表倒背如流,我也可以,而且還知道其中的碳水,脂肪比例,和GI,GL高低,食物熱效應等等等等,看到女主在分析的時候真的頗有感觸。女主一點零食都不敢吃的經(jīng)歷我也有,因為零食 碳水太高,會讓我退出那種“精神飛翔”的狀態(tài),碳水還讓我長痘,你看,變胖,長痘,變笨,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讓我成為了朋友口中的修仙人群,對零食毫無欲望,畢竟動力源理論就有這種說法,你要防止三分鐘熱度最好給你要做的事找三個理由。
說的有點多,不管別人怎么評價,我都會給這部電影五星好評,那些覺得不好的,你們很幸福,因為你們是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