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三角》是由魯本·奧斯特倫德執(zhí)導,魯本·奧斯特倫德編劇,伍迪·哈里森,哈里斯·迪金森,查爾比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Carl和Yaya是一對很有影響力的模特情侶。時裝周結(jié)束后,他們受邀來到一艘游艇進行豪華的跨洋之旅,船員們都非常盡職地為度假者們服務。大名鼎鼎的晚宴即將舉辦,但船長卻拒絕離開他的船艙。當暴風雨來臨并危及乘客的舒適體驗時,事情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轉(zhuǎn)變,平衡被打破……
《悲情三角》別名:無限悲情,瘋狂富作用(臺),悲痛三角,悲傷三角,悲哀三角,Sans filtre,悲情三角 Triangle of Sadness,于2022-05-21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瑞典,法國,英國,德國。時長共150分鐘,總集數(shù)1集,語言對白英語,最新狀態(tài)HD。該電影評分7.8分,評分人數(shù)2062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一部關于位置的電影
一、
影片從一開始就在試圖做位置互換。男女主角同為模特,這是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收入碾壓男性的行業(yè),而Yaya的收入是Carl的三倍。盡管如此,Yaya還是故意對餐桌上的賬單視而不見,等待自己的男朋友乖乖付錢。Carl的憤怒不止是因為總是自己掏錢包,更是源于Yaya昨天明明說過“下次我請”,但卻沒有做到。這種被人們習以為常的性別程式一旦被打破,場面就會極度尷尬,而這也是戲劇張力的來源。
作為一名男性,在Carl固執(zhí)地發(fā)出詰問時,我的心理活動很矛盾,既有代入角色后對男人錙銖必較的羞恥感,又有胸中積怨被他人一語道破的暗爽。這證明我其實也是這種程式的被動接受者,以及主動執(zhí)行者。而Yaya在向Carl坦白自己是故意不付錢的時候,卻表示自己并不會因此覺得尷尬。這多少讓我覺得有些不滿。主動買單似乎被視為男子氣概和風度的象征,在導演制造了男女收入的懸殊以后,這種刻板認知也絲毫沒有被打破,但仔細想來,這究竟有什么道理呢?
Yaya最大的問題,在于明明故意不付錢而撒謊。她后來說,她只是需要驗證假如有一天自己懷孕了不能工作,自己的丈夫是否會照顧自己。這個理由是合乎邏輯的,但是在爭吵以后才講出來,多少有點像是臨時給自己找的借口。至于Karl究竟是不是如他所說,并不是為了錢,只是為了公平,也未可知。郭德綱有句話很有意思,只要有人說“我說的不是錢的事”,那他說的其實就是錢的事。畢竟就像之后的船長念到的,沒有人會對著鏡子說自己看到了一只野獸,人只會努力找到某種方式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二、
Carl光鮮的外表之下有小人的陰毒和齷齪。當Yaya穿著比基尼躺在甲板上,微笑著和赤裸上身的大胡子水手打招呼時,Carl醋意大發(fā),執(zhí)拗地說服Yaya不該這么做,甚至故意說水手很有型,問Yaya是否同意,Yaya有意無意地表示肯定,這讓Carl更為光火。如果只是這樣,那就是戀愛中最常見的占有欲爆發(fā)的情形。但Carl偷摸跑到領班那里打小報告,說有水手在甲板上光著膀子抽煙不太合適,就是純粹的小人之舉了。
并且從Carl看鉆戒的反應來看,他確實還是對昂貴的賬單很敏感。有人說他之所以這時候看鉆戒,是因為剛剛投訴完水手,想要冒充富豪確保領班能嚴肅處理被投訴的水手,我覺得有道理。Carl是本來要回甲板,突然又轉(zhuǎn)頭回來看戒指的,很可能就是臨時想到了這個方法。
三、
油膩的IT富翁想和美女搭訕,但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經(jīng)驗,猶豫了很久,最后鼓足勇氣走到吧臺,請求Yaya和化肥商的情婦幫他拍一張照片。Carl和化肥商人此時就坐在一旁看戲,形色間滿是對IT男的嘲弄。但姑娘們突然邀請IT男和她倆合影,IT男瞬間激動起來,“你們這么做對我意義重大!咱們現(xiàn)在就去柜臺,我給你們買表!我攤牌了,老子剛把公司賣了,富得流油!酒保快開一瓶最貴的香檳,拿三個杯子!那是你們的男朋友嗎?他們要喝嗎?拿五個杯子!”
這位IT富翁是個粗俗到滑稽的角色,也許他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很厲害,但當他試圖吸引異性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以財富作為籌碼之外沒有任何魅力,他憋壞了,只要美人們稍微給他一點好臉色,他就忍不住要把自己的富有叫嚷出來。男性魅力的缺失讓金錢成為了他尋歡時的唯一武器。但悲哀的是,這個武器在很多時候還挺好用的。
化肥商人的情婦在拍照時讓Yaya多露點肉,而Yaya則主動在IT男身前熱舞。倒不是說她們是因為見財起意故意當著男朋友的面賣弄風騷,但顯然她們并沒有把男人們最在意的臉面當一回事。特別是Yaya,之前大胡子水手的事讓她明確知道Carl會吃醋,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好像觀察Carl對此的反應對她而言是一件有趣的事。正如她開頭所說,她是一個擅于精神控制的女子。這種只顧自己高興而將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心態(tài),也是一眾名媛的心理側(cè)寫。而Carl和化肥商的臉色早在女人們和IT男合影的時候就已經(jīng)變了,他們脆弱的男性自尊也很可悲,同時,也正是這種脆弱助長了女人們挑逗心態(tài)的萌發(fā)。
回到房間后,Yaya還故意問Carl是否吃醋,而Carl并沒有就此質(zhì)問Yaya,反倒是和Yaya演了一出AV劇情。這也是男人最常見的處理方法,用性方面的征服來消解自己丟失尊嚴的挫敗感。
四、
影片第二次身份的置換,是化肥商老婆提出要和女服務員主仆互換。但這個所謂的互換是虛假的、惡性的。表面上看是施惠,其實是自以為是的“恩典”,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命令。老富婆枉顧員工們需要完成的工作,先是讓女服務員穿著制服下泳池,進而讓所有人去玩水滑梯。鏡頭始終對準服務員笑意盈盈的臉,盡管內(nèi)心充滿反感與排斥,盡管可能會給她帶來麻煩,甚至她已經(jīng)把NO說出口了,但受過嚴格訓練的她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荒謬的要求。
這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角色是領班。因為要準備船長晚宴,她最開始是想拒絕這一無理要求的,但酗酒的船長緊鎖房門,而她不想自己去拒絕顧客,所以去找大副替她拒絕乘客。她的工作內(nèi)容之一,就是把船員們培養(yǎng)成上述那個服務員的樣子,滿足顧客的所有需求。而當風險來臨時,她自然要把責任推開,讓別人來承擔。要不怎么人家能當領班呢。
五、
由于船長終日酗酒,只和領班隔著門板進行互相聽不清楚、驢唇不對馬嘴的溝通,船長晚宴最終被定在了暴風雨來臨的星期四。鏡頭開始隨著船身的搖曳而傾斜,每個人都扭曲地站在餐廳里。但富人和精英階層依然努力維持著高貴的風度,準備享用上好的菜肴。船艙晃動導致了嚴重的暈船,有人開始嘔吐,而其他人依然故作姿態(tài)地端坐在餐桌前。但嘔吐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化肥商的老婆。別人勸她喝口水,她堅持要拿香檳壓一壓,好像喝水止吐有失她的貴族風采。一杯香檳下肚,腹中翻江倒海,穢物愈發(fā)猛烈的噴射出來,甚至濺到了鄰桌人的身上。場面逐漸失控,有人開始離席,劇烈的嘔吐此起彼伏,一時間餐桌和地板上一片狼藉,而領班還在分發(fā)姜糖,試圖挽回早已崩塌的端莊和儀式感。
很快,餐廳里只剩下了船長(一個美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化肥商人(一個俄羅斯資本家),兩人開始了各自信仰的箴言大比拼,最后醉醺醺的跑到船長房間里,用廣播繼續(xù)高呼自己的主張。而游客的房間里,有人吐得痛不欲生,有人拉得肝腸寸斷。馬桶里迸發(fā)出腌臜的急流,船艙被穢物淹沒。第二天,海盜炸掉了游艇,眾人四散漂流。其中一對賣軍火的老夫妻被自己研制的手榴彈炸死,也算因果報應。
這是整部影片最荒誕的橋段。這艘游艇就像我們的世界。兩種主義激烈對抗,互相制裁,政客們對自己的主張高談闊論,資本家們維系著表面寧靜下的高貴姿態(tài)。但事實上,世界正在下沉,令人發(fā)指的暴行、荒謬可笑的時事、難以預料的變革、無法消除的苦難,都從未停止。導演所做的,就是將這個虛假的世界擊碎,讓文明的假象于頃刻間崩塌。
六、
船長招待晚宴上還有件荒唐的事,有一個富婆向船長抱怨船帆太臟,應該洗一洗。船長表示這不太可能實現(xiàn),因為這是一艘機動船,壓根就沒有帆,大副表示您看到的可能是甲板的頂棚。但富婆向自己的丈夫征求意見后,堅稱有一面臟兮兮的帆。船長說既然如此,那我們會洗干凈的。領班也過來打圓場,說我們會幫您解決的。而且領班其實早就接收到了這個富婆的投訴,已經(jīng)向她表示過自己會幫助解決。
我相信沒有人比船長和大副更了解自己的船,這艘船肯定是沒有帆的。這又呼應上了船長那句話:人們都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他也不屑于爭辯,你說是就是吧。從他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極度懶散的工作態(tài)度來看,他對船上這些資產(chǎn)階級顯然是沒什么好感的。而領班的“過人”之處在于,她明知道你說的是錯的,但出于對上流社會的討好,她依然會對你離譜的言論表示認同。
七、
一行人剛漂流到荒島的時候,化肥商人對黑人船員的身份有所質(zhì)疑,而黑人船員則認為對方之所以不信任自己僅僅是因為自己是黑人。領班幫他們調(diào)和矛盾,一邊對化肥商人說,并不是船上的每個員工我都認識,所以黑人說的有可能是實話,一邊對黑人說,你不應該指控商人種族歧視,這在歐洲是很嚴重的指控。說完這些,領班又繼續(xù)忙著查看其它游客的狀況。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那個失語的女人正坐在橡膠艇積蓄的海水中,向領班伸手求助,而領班讓她等一等,旁邊的黑人和俄羅斯商人也并沒有理會她。我聯(lián)想到許多現(xiàn)實中的情形,所有人都在關注那些關于立場是否正確、措辭是否合理的爭端,卻總是忽視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一百余年前胡適就說過,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吧。
八、
荒島上的劇情和《一出好戲》很類似。與原有社會的脫節(jié)造成了資源的再分配,以及社會階級的重塑。誰有最健壯的體魄,最強大的野外生存技能,誰就能掌握話語權(quán)。但《悲情三角》比《一出好戲》走得更遠,因為這里出現(xiàn)了第三和第四次身份的置換,不止關于階級,也關系性別。導演把新的領導者寫成了女性,一位游艇上的菲律賓清潔工。她會捕魚,會生火,并且在漂流途中保住了一背包的食物資源。想讓她把熏章魚分給你,你要先承認她當下的“船長”身份。而IT富翁和化肥商人的勞力士和百達翡麗,此刻只能換來在救生艇睡一晚的權(quán)利。
我看到有人夸贊清潔工甚至Yaya的堅韌,說她們是獨立女性。從清潔工的生存能力來說,這種評語沒有問題。但恕我直言,我感受到的完全不是這樣的作者表達。我看到的是,當一個女人掌握權(quán)力后,她也開始頤指氣使,鞏固自己的特權(quán)。而原本的精英人士,也會低三下四,甚至搖尾乞憐。
最有趣的是,清潔工利用自己的資源和權(quán)力進行了性交易,在明知Carl女朋友在場的情況下霸占了所有人中最年輕、漂亮的男人,甚至在公共場合讓Karl偷偷為自己服務。這和原始社會里男性憑借武力霸占女性,和當今社會中領導者的職場性騷擾,沒有任何本質(zhì)區(qū)別。而Carl說出的“你給我魚,我愛你”這樣下賤的話,則是標準的軟飯男和拜金女口吻。他還和清潔工討論是否應該和Yaya攤牌,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作為統(tǒng)治者的男寵,他尊嚴盡失,雖然尚知廉恥,但也絕不抗拒。
綜上所述,導演想要諷刺和探討的,從來都不是具體的某一類人,而是由一群人類組成的某些概念。并不是某一個資本家、某一個男人存在污點,而是當人類身處某個位置時,自然會做出一些出于本能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在普世認知下往往都是可鄙的。導演不是在說某某人壞得不可救藥,而是在陳述人類本身的可悲。
九、
在清潔工分章魚的時候,領班非常詫異。這是所有人當中階級感最強的角色。作為中層管理者,領班的身份本就非常微妙。她在面對非富即貴的游客時奴性很強,對所有人都賠笑臉,所有要求都盡力滿足,但是當她面對試圖“起義”的清潔工時,她拿出了自己的官威。這其實不是第一次,在之前她找大副幫忙拒絕乘客的時候,旁邊一個正在休息的員工也因為笑了一下而被她喝令回去工作。
領班的可悲之處在于,她對自己的階層習以為常甚至深信不疑。當階級被重塑之后,她一時間不理解為什么自己要聽一個清潔工的指揮。但她很快又適應了新的秩序,在Carl和黑人偷吃餅干之后,她附在清潔工耳邊說,他們應該得到懲罰。盡管她私下里也會罵霸占男色的清潔工不要臉,但在表面上,她又一次堅定地和上流社會站在了一起。看到這段描述的時候,你腦海中有沒有浮現(xiàn)出現(xiàn)實中的某些人?
十、
最終,清潔工和Yaya發(fā)現(xiàn)這根本不是荒島,而是度假村。清潔工攔住正要進入電梯的Yaya,謊稱自己要去小便,實則在身后舉起了石頭。清潔工沒有孩子,了無牽掛,她在這座島上完成了從底層人民到統(tǒng)治階級的躍升,還有一個年輕英俊的床上伴侶,她當然要殺死即將打破這一切的人。所有統(tǒng)治者都希望自己永遠統(tǒng)治下去,無論權(quán)力范圍的大小。
對于最后的開放式結(jié)局,我的理解是,清潔工殺死了Yaya,一個人回到駐地,可能是謊稱找不到Y(jié)aya了,也可能是告訴他Yaya意外死亡了,聽到消息的Carl在樹叢中飛奔去尋找Yaya,或她的尸體。至于之后其他人究竟是繼續(xù)被蒙在鼓里,清潔工保持統(tǒng)治,還是他們很快也發(fā)現(xiàn)了這里是度假村,回到正常社會,都有可能。
我也看到了其他理解方式,比如Yaya并沒有死,只是另一邊Carl他們也遇到了失語女人碰到的土著商販,得知這里不是孤島,于是Carl跑去是通知她們這個好消息。后半段我認同,但我并不認為這里會突兀地跳出一個happy ending。即使Car的狂奔是為了通知消息,我也依然認為Yaya會被石頭砸死。如果是這樣,那后面的劇情就是Carl興沖沖趕到后山,到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Yaya被殺,最后其他人回到了文明社會,Yaya的尸體卻永遠留在孤島,那這就是另一種絕望的結(jié)局。
無論哪一種劇情走向,我都更傾向于清潔工殺死了Yaya,這才和整體劇情更加契合。很重要的一點是,Yaya對清潔工提出的“出去以后你可以來當我的助理”,這份善意被很多人認為是導致清潔工猶豫的原因。我最初也是這么理解的,但現(xiàn)在想來,我更認為清潔工并沒有感受到這句話中的善意,反而會因此增加殺人的決心。因為模特助理其實會是Yaya的服務者,一個剛從服務者變成掌權(quán)者的人,怎么會對這樣一個提議心存感激呢?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清潔工到底是否殺死了Yaya,根本就不重要。清潔工產(chǎn)生了殺死Yaya的想法,這才重要。這并不是善惡的問題,而是位置的問題。
2022/11/30 凌晨
柳木夕
Copyright ? 2020-2025 meichuncoffee.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