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第四季》是一部以IBM個人電腦為背景的電視劇,講述了前IBM主管人員喬·麥克米倫逆向制造個人電腦的故事。他找來了工程師戈登和卡梅倫加入團隊,他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出革命性的產品。劇中展示了創(chuàng)新精神的力量,人物們不計后果地追求夢想。這部電視劇充滿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充滿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的時代。如果你對科技歷史和創(chuàng)新精神感興趣,那么《奔騰年代第四季》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電視劇之一。它將給你帶來無盡的驚喜和啟發(fā),讓你對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進步充滿信心。
電腦狂人的四個季度終于落幕。最后幾個鏡頭的時候,我都快哭了,最后還是笑了。這部劇,像是把我頭朝下拎起來,扔入歷史的井里,逆著墜入時間的水流,被迫一層接一層品嘗,那渾濁中的酸甜苦辣。心底也一陣沉過一陣,然后再慢慢地,也輕輕地釋然。
電腦狂人塑造了IT英雄的群像。不可否認,主角Joe的身上有很多電腦奇才的影子,其中最濃重的那一筆,必定是喬布斯。喬布斯也是我的偶像,從小的。當他在蘋果電腦旁微笑的時候,我發(fā)瘋地喜歡上他,像別的geek小男孩那樣。對,他就是創(chuàng)造之神。可是,長大的我背棄了他指出的方向,也背棄了自己的命運。
我朝著喬布斯指出的道路進發(fā),學了計算機,進入了IBM,當時中國最耀眼的IT公司之一,然后忘記了曾經的夢想。在IT界,我從未創(chuàng)造過什么,也漸漸忘了要創(chuàng)造什么。在龐大機構的陰影庇護下,一個無意義的deal接著一個deal的過程中,視線漸漸模糊。我不知道IT matters what, 我開始厭惡IT,以及厭惡所有巨大的機械系統(tǒng),只想要逃離它的束縛,并且終于跑掉了。
在商業(yè)咨詢界做了四年后,厭倦了ppt診斷的偽創(chuàng)造,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一本關于互聯網產品經理的書,想著一定重新回到IT行業(yè),去互聯網公司,去創(chuàng)造些什么。我知道自己永遠成不了優(yōu)秀的程序員,然而上天似乎打開了一扇窗口,讓IT界可以有一個角色,去暢想和定義試圖創(chuàng)造的東西。然而,就在移動互聯網爆發(fā)的前夜,在另一個機會的誘惑下,我還是選擇了穩(wěn)當、清晰、成熟和更有身份地位的那條路,又放棄了參與創(chuàng)造的機會。一如當初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后,我選擇加入巨人IBM,而沒有考慮任何一家在資本寒冬中瑟瑟發(fā)抖的互聯網公司。
于是,我錯過了所有新的高速公路建設的時代。從造車、鋪路、架橋、建設高速公路,到連接高速公路網,我?guī)缀跏裁匆矝]參與過。只是信息高速公路火熱建設年代的一個看客,如同眼睜睜看著地鐵網在身邊密布,一點點麻木。眼睛里盯著,頭腦里想的是如何追逐生存空間、財富、權力、地位,最后一無所得。而且,沒有參與過任何創(chuàng)造。生命就是這樣浪費掉的。
電腦狂人猶如當頭棒喝,讓我汗顏。在一個周圍人談論一夜暴富、學區(qū)房和中年危機的時候,這部劇闖入了我的生活。他描繪了另一個從IBM叛逃的人,如何參與了所有泛IT界的沖浪之旅,屢敗屢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的故事。那仿佛是另一個我,比我高強太多,有我渴望擁有的那些智慧和魄力,更重要的,是在每一個分岔路口,反向而行的我。不光是Joe, 還有Cam, Gorden等等,他們全都是我在現實中的反面,在每一個我會放棄的地方堅持,在每一個我盲從的時刻放棄。
所以我哭了,在Joe于石油上市公司的股東會上宣布,Cam才是真正創(chuàng)造者的時候,在他一把火把整卡車卡迪夫電腦燒著的時候,在他毅然關閉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時候,每次他都知道,因此會失去什么,他還是那么做了。也許還有很多人不屑于Joe和Cam,甚至覺得他們是傻瓜。但是,當我也在背著Joe和Cam走路的時候,這部劇告訴我,我也在背棄自己的心。而心,其實一直都知道它想要什么。所以,痛徹心扉。
最后一集,當Joe去大學教書,而且教的是Humanities的時候,出乎意料,仔細想想,又合情合理。殊途同歸,build the things to get the thing。創(chuàng)造者,只要真心想創(chuàng)造,永遠能找到工作臺。
感謝《電腦狂人》的全體創(chuàng)造者,也謝謝你們,能一起陪它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