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英豪》是一部充滿劇情和冒險元素的電影。故事發(fā)生在元龜二年夏,主角早川的又七和太平被困在秋月無法回家。原因是秋月戰(zhàn)敗于山名,所以山名派出重兵守衛(wèi)秋月與早川的邊境,以防止秋月的雪姬逃亡。在山中,又七和太平遇到了秋月的武士真壁六郎太和雪姬,然后在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下,他們一起運送木柴,并打算經過山名前往早川。他們之所以決定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木柴里藏著金條,于是覬覦不已。真壁利用自己的計謀幫助四人成功通過了秋月和山名的邊關,但雪姬卻不忍心看到秋月的女子在山名受辱,于是命令真壁贖回她。五人繼續(xù)運送木柴,但突然被四名山名的士兵盤查。真壁果斷地殺死了兩人,然后騎馬追擊逃跑的另外兩人。最終,他們追到了敵營,遇到了山名的武士田所兵衛(wèi)。兩人相見恨晚,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難分高下。這部電影充滿了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讓觀眾們跟隨著主角們的冒險旅程,感受到了戰(zhàn)國時代的英豪精神。同時,劇情中也融入了一些人性的溫暖和情感的糾葛,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富多彩。《戰(zhàn)國英豪》將帶給觀眾們一場精彩絕倫的電影體驗。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發(fā)信人: Veronique (雙重生命@36.58), 信區(qū): Movie
標 題: 從黑澤明的《戰(zhàn)國英豪》看關公是怎樣誅文丑的zz
發(fā)信站: BTBBS (2002年11月04日16:45:44 星期一), 站內信件
從黑澤明的《戰(zhàn)國英豪》看關公是怎樣誅文丑的
drun2046
《戰(zhàn)國英豪》的英文名字是《The Hidden Fortress》。導演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電
影大師黑澤明先生。稱其為大師是沒有爭議的,因為他在50年代拍的一批黑白影片,即
使50年后的今天看來依然令人激動不已,其影片中的人性深度和語言風格我相信再過50
年仍會在電影史的長河中閃爍燦爛奪目的光輝。
本片的故事講的是兩個欲從戰(zhàn)亂中逃回家鄉(xiāng)的農民,巧遇戰(zhàn)敗國秋月國的大將真壁
六郎太(三船敏郎飾),他正護送秋月國的公主逃避敵人的追殺,同時帶著一批藏在木
柴里金子,希望逃到盟國,以圖日后助公主復興秋月家族。他巧妙的利用兩個農民的貪
財本性,以黃金為誘餌控制二人,一路坎坷前行,既要躲避后面的追捕,又要沖過前方
的關卡。公主仍是一個莽撞任性的姑娘,農民隨時想拿著金子私奔……所有安危全系真
壁六郎太一身。最終歷盡磨難,到達盟國,真壁六郎太不辱使命。
影片中的段落精彩紛呈。恕不贅言,單表一日, 真壁六郎太護送公主等人正走在林
間小路上。忽聞身后馬蹄驟響,回頭一望,煙塵滾滾,四名滿負盔甲的武士策馬揚鞭,
剎時沖到眼前,將一行人圍在路中。一個看似頭領的問:“有沒有看到三男一女騎著三
匹馬從這里路過?”所有人徉裝不知。(這里要插說一下編劇的精妙。本來他們正好是
三男一女騎著三匹馬,但是就在上路的頭天夜里馬被人強行買走了,只好改用木車。公
主又收留了一個被人欺侮的秋月國姑娘,結果恰好變成了三男兩女,還沒馬。)四名武
士遂向前追去。正當眾人松了口氣,暗自得意饒幸逃脫,前方馬嘶人喝,那四名武士又
殺回來了。其中兩個跳下馬來,另二人仍安坐馬上。一人上前盤問,要搬下木柴檢查。
真壁六郎太一推那廝,拔出長刀將其當胸刺翻。另一人使了個眼色,馬背上二人急忙撥
轉馬頭,回去報信。這時候,CC方露一國大將之崢嶸,現(xiàn)英雄本色身。只見他一個回合
,迎著敵人劈下的一刀,從下向上刀光一挑,就干掉了地上剩下的家伙。接著翻身越馬
,直朝二人追去。那報信兒的二人沒有名字,我權稱之為顏良和文丑。為什么?往下看
便知。
真壁六郎太馬快,漸離得近了。跑在后面的顏良回頭一望,頓時肝膽俱裂。他看到
的畫面是非常令人難忘的。牛B的片子總是能給你一個畢生難忘的鏡頭,如同初戀情人的
臉,在歲月模糊的路口永遠新鮮的走來。這個鏡頭就是:真壁六郎太騎在馬上,飛馳電
掣般沖來,兩手擎起長刀,立在頭的右側,路邊的樹枝飛箭一般的到退,滿腮的胡須和
束起的長發(fā),如同獵旗在腦后舞動;兩道濃眉怒豎,一雙豹眼圓睜,分明在吼:“顏良
匹夫,你往哪里走。”
真壁六郎太擎刀追趕的鏡頭反復出現(xiàn)了5次,和二人逃跑的反打鏡頭來回對切。5次
每次都是搖,但景別有變化,越來越小;時間也有變化,越來越短。你感覺真壁就象一
股黑色的旋風刮過鏡頭,直到顏良背后,照后背一刀劈下,顏良連頭都沒有來得及回就
被一刀砍翻落馬。真壁馬不停蹄的繼續(xù)追趕前面的文丑。兩人在馬上撕殺起來,真壁使
的是刀,文丑用長槍,近距離的搏斗文丑反而不占優(yōu)勢。扭打的鏡頭被急速飛奔的馬腿
的近景鏡頭剪開,同樣是5次。真壁瞅準機會,一刀直刺進文丑的后腰,結果了最后一個
家伙。整個這一場戲共用了26個鏡頭,剪輯的緊湊而流暢,一氣呵成,極具視覺沖擊力
。黑澤明的確是處理節(jié)奏的大師。看他的影片猶如聆聽一首美妙的樂曲,抑揚頓挫之間
,拿捏得爐火純青。這個追殺的段落不僅內部節(jié)奏處理的絲絲入扣,而且在全片中也起
到關鍵作用,使整個影片的節(jié)奏陡然躍上一個高峰,并且為隨后的真壁六郎太和田所兵
衛(wèi)的二人大戰(zhàn)起了很好的烘托效果——這也是很值得分析的一段經典打斗場面。
看完以后,只有咂摸嘴的份兒,過癮!追殺一場戲在腦子里繞梁三尺。不禁忽的一
拍大腿,對同看的哥們兒說:“你知道真壁六郎太是誰嗎?”
“誰呀。”朋友有點狐疑的看著我。
“就是關公呀!關公就是這樣砍人的。”我興奮地嚷嚷。所以你大概已經知道為什
么我把逃跑的兩個武士稱之為顏良和文丑了。
關公不僅是《三國演義》里的大英雄,忠肝義膽,神勇多謀,而且在民間已經被俸
為招財辟邪的神了,幾乎大江南北是個飯館里就供著關帝像,連同那把著名的青龍偃月
刀。小說中描寫關公本領了得除了傳神的“溫酒斬華雄”以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斬
顏良,誅文丑”了。且看“誅文丑”一段。書中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
白馬曹操解重圍》說到:忽見十余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云長
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zhàn)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
快,趕上文丑,腦后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區(qū)區(qū)數(shù)十字,好拍嗎?好拍。看過央視的《三國演義》你就知道好拍了。關公看文
丑,文丑看關公;二人打了一下,文丑就跑;然后畫面是馬背上坐著一個假人,關公趕
過來入畫,揮刀頭落,假頭在地上滾,關公擺造型,完了。“事”拍出來了,但“勢”
沒有拍出來。關公誅文丑,講的是快。一是馬快,二是刀快。馬快就得說赤兔馬乃千里
良駒,萬金難得。所以追的戲要拍足,要有前后兩匹馬逐漸接近的“雙馬”鏡頭,這樣
“趕上”這一動作張力才能發(fā)揮出來。可是這點“騎馬”的運動鏡頭在電視里都沒有,
很是拍的差勁兒,有辱云長“漢壽亭侯”之威風。
是沒錢拍嗎?是技術設備上達不到嗎?我不覺得。黑澤明拍電影的時候好象還沒什
么特技,就是老老實實地拍出來的。也沒有什么剪輯上的花頭。關鍵我覺得是想象力的
問題。是編導對電影語言的想象力和組織能力的問題。是不是能夠用視聽語言建立起或
編織出一套真實動人的鏡頭出來。當然你會說拿我們電視編導的水平和大師比,我的腦
子是不是進水了。我當然無此奢望我們的電視劇編導有那么高的水平。我只是想說自己
不行,可以學嘛。多少成名的畫家還在盧浮宮里面一絲不茍的林摹前輩巨匠的杰作呢。
有什么丟人的。問題是從我們的電視劇中我既看不到編導自己的想法,也看不出他哪里
有學習的精神。我很奇怪。我只能想到兩種答案:一是他們根本連學也學不會的;二是
學起來太麻煩了,他們就是趕緊拍完了能多掙點錢就行了。所以我現(xiàn)在不看電視劇,我
就看碟。寫到這沒想到最后要用“感謝盜版同志的努力工作”來結尾。雖然你們也是為
了錢,不過我到是愿意在關公的神龕前替你們燒柱香的。
紅紅的燭光后面,關公駐刀而立。綠巾赤面,冉須輕垂;臥眉朝陽,鳳眼微睜;一
手二指直伸,似在說:“視汝等螻蟻草芥。”
PS:《戰(zhàn)國英豪》資料
腳本:黑澤明,橋本忍等
導演:黑澤明
攝影:山崎市雄
主演:三船敏郎
出品:東寶株士會社 1958 B/W
片長:139Mins
--
※ 來源:·BTBBS btbbs.3322.org·[FROM: 162.105.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