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與收獲》是一部融合了喜劇、動作和犯罪元素的電影。故事主要講述了健身教練丹尼爾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決定搶劫健身房常客維克多的故事。丹尼爾找到了經(jīng)驗豐富的合作伙伴保羅,計劃看似順利,但卻被一位私家偵探艾德揭露。電影中的動作場面緊湊刺激,同時也穿插了一些喜劇元素。馬克·沃爾伯格、托尼·夏爾赫布和道恩·強森的出色表演使得電影更加引人入勝。如果你喜歡融合了不同元素的電影,那么《付出與收獲》絕對值得一看。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男人的奮斗史離不開同甘共苦的小伙伴們,而且小伙伴們的數(shù)量也很有講究,不多不少,三個正好。俗話說,好事成雙,三人成虎……好吧,我的語文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年輕的朋友請不要學我亂用成語。
光看本片的海報,好像還真有那么點勵志的意思——三個美國合伙人站在星條旗下,一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蓄勢待發(fā)的樣子。只不過,不同于《中國合伙人》通過對三個中國先生創(chuàng)業(yè)史的展現(xiàn),猛戳我這種屌絲男觀眾G點,激發(fā)大家對實現(xiàn)中國夢的共鳴,邁克爾貝的這部新片卻是借三個美國先生的故事幾乎要把美國夢給玩兒壞了。
從合家歡的《變形金剛》系列中暫時抽身出來的邁克爾貝終于可以不顧底線肆無忌憚的在這部R級片中盡情玩耍了。變形金剛從一到三,給人感覺在女主角的特寫鏡頭上,導演的拍攝手法日漸猥瑣——瞧把孩子給憋成啥樣了。這次咱們終于可以甩手大干一場了——想露點就露點,想來一發(fā)就來一發(fā),想噴血就噴血,想罵臟話就罵臟話。邁克爾貝是個非常棒的商業(yè)片導演,他就是閉著眼也能拍出精彩的商業(yè)片——不過觀眾對他評價卻始終不算高,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好像真的是一直在閉著眼拍電影,反正他大概只是豎起耳朵來聽炸藥放的夠不夠而已。這次的新片據(jù)他本人說是要拍出《低俗小說》的味道來,不過看完之后我覺得除了尺度方面,其他的給人感覺都與《低俗小說》相去甚遠。不過這個“相去甚遠”是沒有方向性的,兩部電影都很精彩。當然,也許這部新片在我記憶中變模糊的速度要快些,但并不影響我對它在娛樂性上的肯定。每個導演風格都不同,真要以之前別人的成功案例作為參考,拍出來的感覺也可能差很大。像我這種要求比較低的觀眾,只要導演用有趣的細節(jié)點綴好一個精彩的故事我就滿足了——我覺得這方面本片導演超額完成任務了。如果硬要說本片像哪部舊電影的話,我倒覺得它跟《兩桿大煙槍》更類似。當然,本片沒有昆汀或者蓋里奇那么張揚鮮明的風格,而是一部仿佛嚴格按照好萊塢電影制作工序來完成的標準化商業(yè)片——或者也可以這么說,把娛樂性商業(yè)片的制作技巧融會貫通并發(fā)揮到極致,本身就是邁克爾貝最強烈的個人風格。
說到本片當中有趣的細節(jié),實在數(shù)不勝數(shù),前二十分鐘不算太精彩,但是從主角策劃搶劫開始,就基本上是全程高能了。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婚禮那一場戲,這里雷蓓爾的一番演說倒是有點昆汀那種絮絮叨叨的感覺。其中有這么一句,是她說安東尼麥凱“是我的貝萊爾的新鮮王子”。影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995年,那年正好是邁克爾貝在影壇嶄露頭角的時候,也是他和威爾史密斯初次合作《絕地戰(zhàn)警》的時候。快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新人電影導演早已憑借三部《變形金剛》成了任何愛看商業(yè)大片的觀眾都不能忽視的世界名導,而當年的新鮮王子也早就加冕為“皇”,近幾年更是致力于培養(yǎng)自己家的太子爺。我猜本片拍攝過程中,導演應該也被勾起了不少青春回憶吧。安東尼麥凱恰好是好萊塢黑人男星當中除了威爾史密斯外,第二個讓我覺得相貌英俊不凡的,而這里用威爾的昵稱來對安東尼的劇中角色的外形進行肯定,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我喜歡的兩個黑人男星給聯(lián)系起來,讓我覺得巧妙中還有點小驚喜。不過這個小黑哥現(xiàn)在大多都是當綠葉,希望他加盟復仇者系列后星途能更明朗些。
在說回電影的主題“美國夢”以前,我想先說點題外話。電影中我看的最揪心的一個場景是三個人用盡各種方法殺佩佩的那一段。一開始還是各種搞笑,可是演到巨石強森開車從佩佩臉上碾過去那里我是真的笑不出來了。我特別能感受到這個角色當時心里那種矛盾與慌張。我雖然沒有[嗶]過人(真的[嗶]過也不可能跑到這兒來承認……),但卻做過很多類似的夢,比如我夢到過自己潛入一個朋友家去偷東西,然后被他爸爸撞見了,然后就失手鬧出了人命,當時心里的感覺是既惶恐無助,還有種天旋地轉(zhuǎn)空虛幻滅的感覺。夢醒之后,長舒一口氣,好在只是虛驚一場。小時候看太多武俠故事,也常幻想那種“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快意與瀟灑,長大之后,卻連做個這樣的夢都后怕不已。由此可以看出,夢這個東西雖然神秘有趣,但也常常是很復雜甚至危險的。有的人在夢的指引下,創(chuàng)造了繩命的回晃;有的人卻被荒誕的夢給帶跑偏了,比如片中的三位。
其實片尾丹尼爾被判刑后身穿囚衣時配的那段旁白,讓我聽了還是有點失落的。我在想,如果就這么讓他們僥幸逃過去,也許他們的美國夢真的就實現(xiàn)了,真能為把美國改造成更好的地方出一份力——丹尼爾接手了佩佩的資產(chǎn)之后,從鄰居到店員都對他贊不絕口,應該是他比佩佩干得好多了。可惜的是,主角們在為自己的圓夢計劃躊躇滿志時,忽略了其中真正最大的阻力,那就是他們的愚蠢。上帝在要給予你的時候可能會以任何一種你想象不到的方式——比如當年乘五月花號到美洲大陸之后饑腸轆轆的移民,在受到印第安人的接濟之后視之為上帝顯靈,我年輕的時候也覺得這很荒謬,但現(xiàn)在站在他們的角度也能理解這種想法。同樣的,上帝在要從你手中拿走某樣東西時,也會用任何你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方式——比如利用人的愚蠢,或者貪婪,或者其他。每個人都是一個容器,上帝會往里面注入運氣,能力,財富等許多,而一旦祂覺得這個容器不合適了,只要輕輕一推,里面的東西就會全灑出來。特別說明一下,這里說的上帝,并非特指某一宗教的神明,具體含義因人而異。
我常常見到同齡人抱怨社會不公,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夠好,讓自己活得很吃力,極端一點的甚至會詛咒那些X二代。其實對于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的器量配不上他們手上擁有的,那他們早晚會輸?shù)暨@些不該屬于他們的東西;如果他們本身就配得上自己擁有的一切,那我們又有什么好嫉妒的呢?有許多仇富的人往往自己本身在該努力的時候欠了那么一把火候——比如像片中佩佩說的“因為你們他媽的沒上過大學”,在天朝應該是我們他媽的沒考上好大學——對于這些人就算真有人出來劫富濟貧,平白無故分給他一大筆錢,以他們的水平,恐怕很快也要敗光。
電影中出現(xiàn)了三個在財富方面代表成功的角色,第一個是遭遇搶劫的佩佩,這個形象有點特別,他是類似于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或者歐也妮葛朗臺那種角色,雖然很有錢,但卻很難讓人喜歡上,對我們這些平凡人起不到什么榜樣作用。另一個是非常倒霉被弄死的那個色情小王子。他的性格雖然不像前一位那么奇葩,不過錢的來路也不怎么正。他要是個循規(guī)蹈矩的善類,又怎么會被傻大個巨石強森盯上。還有一個是賣大力丸的Johnny Wu,現(xiàn)在只要看到肯鄭的那張臉就想笑,哪怕有的時候他演的并不搞笑。天朝拍的勵志故事少不了要黑一黑美帝,反過來也是一樣的。Johnny吳這個角色從名字上看應該是個華裔,這大概也反映了一部分美國本土居民,特別是白人,對于華裔移民的看法——那些成功的華人都是些大忽悠。另外片子后段分尸那塊兒,還黑了一下我大天朝的產(chǎn)品質(zhì)量。類似的橋段在當年諾蘭的黑暗騎士里也有,當時還年輕氣盛的我,還頗為此憤憤不平,現(xiàn)在再回頭看就覺得完全無所謂了。其實美國人也不傻,只要我們的東西物美價廉,任這些好萊塢電影黑出翔來,人民大眾也是會照買不誤的。
其實關(guān)于美國夢的正面教材,片中還是有一個的,就是艾德哈里斯扮演的偵探。在還能跑能跳、耳聰目明的年紀就退休在家,有一棟海邊的大房子,沒事打打高爾夫球,在家種花種草,每天可以陪自己的老婆去超市買東西,一起在家吃飯。不是每個人都非要爬到頂點,去領(lǐng)略那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寂寞。對于普羅大眾來說,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做的最靠譜也最愜意的夢大概就是這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