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飄雪》是一部溫暖感人的電影,講述了女歌手May失聲后來到陌生小鎮(zhèn)菁桐的故事。在那里,她遇見了善良的小莫,并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與此同時,May的制作人阿雷對她的失蹤感到擔憂,而小報記者杰克也開始追查May的下落。影片以細膩的情感描寫和真實的人物形象著稱,展現(xiàn)了一個追逐夢想、追求自由的女孩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May和小莫之間的感情也讓人動容。影片的畫面布局和音樂選擇都非常出色,將觀眾帶入了May的世界。總的來說,《臺北飄雪》是一部關于音樂、人性和情感的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薦大家觀看這部精彩的電影!
我在想,如果沒有“天然無公害”的陳柏霖擔當主演,這部電影還能剩下多少票房呢?
在拍攝完成之后,制片方選擇了雪藏兩年才讓這部電影供應,面上自然有各種冠冕堂皇的解釋,但看過此片后,我越來越相信這是影片本身的質(zhì)量問題,否則投資方在決定投資一部電影之后,是絕不會任由影片擱置而絲毫不想著盡快收回投資的。
《臺北飄雪》改編自日本青春小說,有日本的電影公司介入,又選擇了頗有日本風情的菁桐古鎮(zhèn)作為外景地,走日式抒情小清新路線的傾向一覽無遺。選擇霍建起來執(zhí)導,我猜測大概也是因為《那人那山那狗》和《暖》這兩部電影在日本的電影節(jié)上獲得了廣泛認同的關系,起碼日方會認為霍建起即符合日式美學,又帶有中國式典雅的電影風格,應該是非常適合《臺北飄雪》這部電影的。
但霍建起還是失敗了,他的失敗和他的成功同樣屬于這枚名叫“霍建起”的硬幣的兩面——《那人那山那狗》和《暖》的根基是中國鄉(xiāng)村,這個基礎霍建起是熟悉的,他只需給熟悉的東西渲染上一層日式的雋永即可;但《臺北飄雪》正好相反,它需要在日式的緩慢小清新風格里混搭進中國因素,這顯然讓霍建起手足無措了。
有些人在看完《臺北飄雪》之后,非常嫌棄影片的慢,認為是一種無高潮的沉悶,讓人忍無可忍。無高潮這件事確實是該片的一大敗筆,但事實上,一部無高潮的電影仍然可以拍得很好看,正因為電影改編自日本青春小說,而“慢”這件事又恰恰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點。我們看日本電影,無論是早期的小津安二郎,還是后來巖井俊二的作品,都能感覺到電影的緩慢,這些導演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長鏡頭,這在許多被美國大片的快節(jié)奏喂大的觀影者眼里,是絕對無法忍受的。但這些導演的作品仍然能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從影片的整體來看,這些長鏡頭為影片最終能散發(fā)出那種舒緩、雋永的味道起了非常好的服務作用。在這類影片當中,手持攝影和頻繁的鏡頭切換都是絕對的禁忌。
在《那人那山那狗》和《暖》中,霍建起還是一個沉得住氣的導演,他毫不吝嗇長鏡頭的運用,而這些固定機位的長鏡頭也給了他回報,成就了兩部質(zhì)量頗高的影片,盡管在國內(nèi)的票房不理想,但起碼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到了《臺北飄雪》,霍建起大概是覺得一部青春題材的商業(yè)影片不應該是那么緩慢的,因此幾乎拋棄了長鏡頭,圖尋求一種輕快,頻繁的鏡頭切換和晃動的拍攝手法,一旦遭遇波瀾不驚、幾無高潮的劇情,根本就是一場災難。講述愛情的文藝類影片本來是非常適合情侶觀看的,但看到一半能讓人煩躁起來的影片,或許會成為情侶吵架的導火索吧。
霍建起是美術設計出身,他對電影的美學風格有非常高的要求,但在《臺北飄雪》中,他的要求顯得過分刻意,有觀眾已經(jīng)找到了很多破綻,比如在綠樹環(huán)繞的橋上撒上黃色的楓葉,而水里卻一片葉子都沒有等等。作為一個1958年出生的導演,在處理這部顯然屬于80后的電影時,處處顯露出對年輕一代文化的陌生感。影片中有一段是May、阿雷和莉莎三個人在臺北街頭游玩的畫面,霍建起用了孟庭葦?shù)摹抖镜脚_北來看雨》作為配樂,這個音樂和鏡頭以及演員的服裝搭配結合起來,讓我恍若有一種看二流婚紗影樓拍攝程式化的新人外景MV的感覺。讓May對口型唱陳綺貞的歌也是一大敗筆,文藝青年們對陳綺貞的歌實在是太熟太熟,童瑤的臉配上陳綺貞的歌,是不會給May的歌手身份加分的——怎么看都像是在假唱。
臺灣綜藝節(jié)目這個東西在霍建起的生活里大約是從來就沒有存在過的,所以,一個模仿藝人來到他面前的時候,他會覺得如此新鮮,以至于浪費了將近十分鐘的鏡頭來讓這個不知名藝人模仿吳宗憲和周杰倫,殊不知80后90后們早在《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等大量的臺灣綜藝節(jié)目里看慣了模仿秀,質(zhì)量幾乎都比這個高。霍建起向青春靠齊的努力,在這些觀眾面前完全成了一個笑話。
在這部電影中,小莫和May之間的感情發(fā)生,并不是干柴烈火的那種,同樣是舒緩的,需要氛圍去襯托,但整部電影看下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兩個人愛得莫名其妙,這其中除了導演的失敗之外,童瑤生硬的表演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在May的身上,絲毫看不出她對小莫的愛意。大概因為不是主線故事的關系,霍建起處理杰克和文文(紀培慧 飾)之間的感情發(fā)展,反而輕松許多,也更站得住腳。當然全片并不是一絲亮點都沒有,杰克與小莫在咖啡店里的那段對話還是很感人的,大意是說如果失蹤的人沒有人去找尋,那么失蹤還有什么意義,講得頗動情。而老戲骨金士杰再一次不負眾望,舉手投足之間,一個外省人的辛酸故事呼之欲出,在May面前對小莫點到為止的贊美,更是表演的典范,這功力夠童瑤好好學上幾年十幾年的。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