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是由李安執(zhí)導(dǎo),王蕙玲,詹姆斯·夏慕斯,蔡國榮編劇,周潤發(fā),楊紫瓊,章子怡,張震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生在玉府,玉蛟龍和碧眼狐貍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越來越緊張。玉蛟龍發(fā)現(xiàn)自己被束縛了十年之久,他渴望自由,但碧眼狐貍卻不愿意放他離開。玉蛟龍決定使用青冥劍來解開束縛,但這引起了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擔(dān)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李慕白遇到了羅小虎,他是一個年輕的劍客,也是玉蛟龍的競爭對手。李慕白發(fā)現(xiàn)羅小虎和玉蛟龍有著相似的命運,他們都被束縛在江湖之中。李慕白決定幫助羅小虎找到自由,同時也希望能救出玉蛟龍。在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李慕白和羅小虎成功解開了彼此的束縛,他們終于獲得了自由。然而,玉蛟龍卻被碧眼狐貍抓住,她威脅要殺死玉蛟龍,除非李慕白交出青冥劍。面對碧眼狐貍的威脅,李慕白毅然決定將青冥劍交給她,但他同時也決定和碧眼狐貍決一死戰(zhàn)。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中,李慕白成功擊敗了碧眼狐貍,救出了玉蛟龍。最后,李慕白決定將青冥劍交給玉蛟龍,他相信玉蛟龍有能力保護好這把劍。玉蛟龍終于獲得了自由,他決定離開江湖,過上平凡的生活。而李慕白和俞秀蓮則繼續(xù)守護著江湖,為正義而戰(zhàn)。
《臥虎藏龍》別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于2000-10-13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臺灣。時長共120分鐘,總集數(shù)1集,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HD。該電影評分8.4分,評分人數(shù)414654人。
鄭佩佩 飾演
武功陰毒詭異,但在李慕白的宗門劍法之下卻不堪一擊。
李法曾 飾演
玉大人
周潤發(fā) 飾演
性情陽剛俠義,其劍法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投射。其長空舞劍,宛若游龍,混無半點滯澀。大巧不工,一根木棍將玉矯龍的寶劍制得無力可施,是其高遠人生境界的表示。
章子怡 飾演
心理條理 詭譎龐雜,白晝 是千斤巨細 姐,晚上開打、談情說愛,是個對江湖后代 情有所空想的難馴少女。其劍法則一如其人性情般鋒芒畢露,配上青冥劍天下無雙的銳利,正如李慕白所說“揣而銳之,不可常保”,在與俞秀蓮的數(shù)度敗勢中,也都是靠其鋒芒逆轉(zhuǎn)。
楊紫瓊 飾演
俞秀蓮?fù)怅杻?nèi)陰,老練 莊重,十八般武器皆能稱手,在與玉矯龍的打架 中,其武藝如行云流水,而又迭入迷 來之筆。
張震 飾演
羅小虎的拳腳樸實無華,一如外族人的爽快,這個男孩強盜的魅力耀亮,以至于自豪 的玉矯龍最終愛慕于他。
提莫西·查拉梅,愛德華·諾頓,艾麗·范寧,莫妮卡·巴巴羅,波伊德·霍布魯克,丹·福勒,諾爾貝特·里奧·布茨,初音映莉子,比格·比爾·莫根菲爾德,威爾·哈里森,斯科特·麥克納里,P·J·伯恩,邁克爾·切魯斯,查理·塔漢,伊萊·布朗,彼得·格雷·劉易斯,彼得·格雷蒂,喬·蒂皮特,禮薩·薩拉薩爾,大衛(wèi)·阿倫·伯施理,詹姆士·奧斯汀·約翰遜,約書亞·亨利,大衛(wèi)·溫澤爾,瑪雅·菲德曼,伊洛斯·佩若特,萊利·哈什莫托,倫尼·格羅斯曼
《臥虎藏龍》是一部由李安導(dǎo)演的電影,于2000年上映。這部電影基于王度廬的小說《臥虎藏龍》,講述了四位武林高手之間的紛爭和情感糾葛。電影以中國古代武俠為背景,融合了浪漫愛情、江湖恩怨和華麗武打場面,成為了一部經(jīng)典的武俠電影。電影中,李慕白是一位江湖人物,他計劃退出江湖,但他的計劃被一系列事件打亂。他的青冥劍被偷走,而他也發(fā)現(xiàn)了害死自己師傅的兇手。與此同時,他還發(fā)現(xiàn)自己對玉蛟龍產(chǎn)生了情感。這一系列事件引發(fā)了一場復(fù)雜的爭斗和情感糾葛。電影通過精彩的武打場面、悲劇的愛情故事和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江湖中人物的復(fù)雜性和內(nèi)心的掙扎。電影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并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四項獎項,包括最佳外語片和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它也成為了一部國際上備受矚目的華語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試圖去理解《臥虎藏龍》這部影片的內(nèi)核和價值取向,從分析人物的角度切入是比較合適的。一、人物李慕白和俞秀蓮李慕白和俞秀蓮可以放在一起分析。影片的頭五分鐘里,通過此二人的對話,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人物的背景和需求。貝勒爺有云:“當今天下,論劍法,論武德,只有慕白配使用這把青冥劍。”這就定義了李慕白作為天下第一高手的身份地位。李慕白剛出場時,懷有三個層次的需求:一是報師仇,二是得道,三是他不知如何處置的與俞秀蓮的愛情。在影片開頭兩人的對話直接揭示了前兩個需求,但第三層關(guān)于愛的需求卻只是曖昧地浮現(xiàn)。李慕白表示自己一度接近得道的境界。他說:“這次閉關(guān)靜坐的時候,我一度進入了一種很深的寂靜,我的周圍只有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但他認為自己沒有得道,“因為我并沒有得道的喜悅,相反的,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huán)繞。這悲哀超過了我所能承受的極限。我出了定,沒法再繼續(xù)。”于是李慕白破戒提早出關(guān),因為他“需要想想一些心里放不下的事”,其實他心中無非有兩大放不下:師仇和對俞秀蓮的愛。也就是說李慕白的三重需求彼此間是相互矛盾的,這使他掙扎不已,內(nèi)心不得平靜。于是這次閉關(guān)修煉宣告失敗。李慕白下山后,先是把青冥劍交給俞秀蓮掌管的雄遠鏢局,讓她帶去給貝勒爺,以示退出江湖,離開恩怨。俞提議兩人一同進京,并說“記得我們以前一直結(jié)伴去北京嗎?”俞的臉上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幸福的微笑。李慕白卻拒絕了,他說“這趟下山想先去給恩師掃墓:這么多年師仇未報,竟然萌生了退出江湖的念頭,該去求他的原諒。”李俞相約在北京會和,俞說:“你來,我就等你。”面對這句小心翼翼的曖昧承諾,李慕白的回答同樣曖昧:“也許吧。”此時的李慕白并無法逾越師仇,無法擺脫對師父的愧疚,這時他對“父”的情結(jié)比他的愛情擁有更強大的力量,阻擋著他面對現(xiàn)實的感情。俞秀蓮把青冥劍護送到北京,影片借路人的一句話交待了俞秀蓮的背景:“雄遠鏢局的招牌,打俞師父起就從來沒有砸過。您押了這幾趟,您父親在天之靈應(yīng)該放心了。”俞秀蓮繼承父業(yè),她的需求是好好工作無愧亡父,回歸平靜的生活,以及和李慕白的感情。李慕白和俞秀蓮二人都有一個沉重的“父”字壓在頭頂,這個“父”不僅是父親,師父,更是以“父”為象征的倫理綱常。李慕白后來遇到玉嬌龍以后欲罷不能,想把玄牝劍法傳下去,也是出于對“父”的責(zé)任。當玉嬌龍問俞秀蓮在江湖上走來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秀蓮的回答是:“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講信,講義,應(yīng)下來的,就要做到,不講信義,可就玩不長了。”俞秀蓮的信義既是江湖人一諾千金的俠氣,同時也是與道德和禮教掛鉤的沉重枷鎖,其實并不那么瀟灑。當玉嬌龍闡述了她追求自由的愛情觀后,俞秀蓮講了孟思昭和他們的故事,并說:“我們都是堅持要對得起思昭和那一紙婚約,你說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從來也沒有嘗過……我雖然不是出身在官宦人家,但是一個女人一生該服從的道德和禮教并不少于你們。”說得殘酷點,李俞就是為了一個死人,一張紙,和這些東西代表的沉重倫理而浪費了自己的愛情。他們完全自愿地接受了倫理的束縛,長期對真實的愛情持逃避態(tài)度。貝勒爺一句話道出了他們的感情狀態(tài):“你們太小心翼翼,總是不敢向?qū)Ψ匠姓J這份感情,白白地浪費了多年的光陰。”這份對自我的不真誠,這份浪費,就是影片最后李俞二人得出的教訓(xùn)。當李慕白給師傅掃完墓遵守約定回北京和俞秀蓮相會時,俞秀蓮起初還以為李慕白是在意青冥劍,而慕白尷尬地說:“我以為我們……已經(jīng)講好了嘛。”慕白這時試圖用比原先稍微明朗一些,但依舊缺乏勇氣的做法來試探秀蓮的感情,但短暫的私人對話立刻受到貝勒府上一位下人的打擾。相比于李慕白和玉嬌龍數(shù)次單獨在山水竹林間進行天人合一的舞蹈,絲毫不受打擾,慕白和秀蓮卻極少有兩人的私人空間,這正像他們本身,總是活在別人的看法下,總是無法跳脫外界和心靈的雙重枷鎖來面對自己的感情與人生。后來,俞秀蓮和李慕白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私人空間”,李慕白在院子里練劍,無人打擾的安靜的夜里,俞秀蓮穿著睡衣,頭發(fā)蓬亂,倚在廊柱旁向慕白說話。只可惜,在這樣私人的環(huán)境下,他們的對話還是不甜蜜。因為這時的李慕白是遇到玉嬌龍后的李慕白。他們的想法和追求有了出入。俞秀蓮以為李慕白想讓碧眼狐貍死在青冥劍下,李慕白卻滿嘴的“那女孩”,他的心已經(jīng)完全在收玉嬌龍為徒上了。至此李慕白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他重新拾起了青冥劍,收徒弟的愿望等于放棄了之前退出江湖的想法。他的心已經(jīng)被玉嬌龍擾亂。俞秀蓮說:“她不是我們這種人。你會殺掉碧眼狐貍,她也會安安分分地去嫁人。”李慕白回答:“她不是那種人。”俞秀蓮問:“武當山收女弟子嗎?”李慕白說:“為她……也許破一次例。”不管李和俞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由于長期的遮掩逃避,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默契,而相反李慕白和玉嬌龍竟心有靈犀。俞秀蓮顯然很失望,她對李慕白說:“我也想過平靜的日子,真不知道該怎么幫你。”李慕白和俞秀蓮都是“靜不下來”的人。但他們追求的“靜”不一樣。李慕白要的“靜”是修道層面的,內(nèi)心的靜。而俞秀蓮要的是平靜的現(xiàn)實生活。一開始俞秀蓮就說了:“山上清凈。有時候我真羨慕你。我光忙著鏢局的生意,靜不下來。”包括她之后對慕白說“想過平靜的日子”,責(zé)怪玉嬌龍“我們祈求的一點平靜,就這樣被你毀了”,其實她要的都是現(xiàn)實的平靜生活。李慕白和俞秀蓮喝茶的一場戲集中體現(xiàn)了這兩個人對“靜”的理解是多么不同,李慕白握著俞秀蓮的手,說:“我們能觸摸的東西,沒有永遠,師父一再說,把手握緊,里面什么也沒有。把手松開,你擁有的是一切。”俞秀蓮說:“這世間,不是每一件事都是虛幻的。你握著我的手,難道感覺不到它的真實存在嗎?”李慕白卻說:“你的手冰冰涼涼的,那練刀練出來的硬繭,每次我看見都不敢觸摸。”這份“不敢”觸摸,也許也是追求神仙境界的李慕白對現(xiàn)實柴米油鹽,對平凡生活的不敢觸摸。他握著她的手,卻不把她的手當做手,也不把她當做一個有吸引力的女人。他說:“我想跟你在一起,就像這樣坐著,反而能感受到一種平靜。”這時候的李慕白比一開始誠實一點了,他似乎也發(fā)現(xiàn)直面感情反而容易平靜,而起初的逃避策略反而會墮入內(nèi)心的紛擾。最可惜的是,俞秀蓮要的是務(wù)實的“靜”,李慕白要的是形而上的“靜”,俞秀蓮對李慕白的“靜”缺乏理解,李慕白對俞秀蓮的“靜”缺乏勇氣,這是此二人之間最大的分歧,也是為什么他們在生離死別前反而能直面感情的原因。因為死亡逼迫俞秀蓮去了解道家修練的追求,而即將告別人世的李慕白面再也不會有庸俗塵世的紛擾,所以他們能夠達到最后那短暫的坦誠相對。相比之下,李慕白和玉嬌龍都是活在夢里的人。俞秀蓮和李慕白最大的分歧竟是李慕白與玉嬌龍最大的默契,這不得不說是俞秀蓮的悲哀。李俞的結(jié)局,其實是他們終于承認了自己的失敗,不僅是愛情的失敗,也是人生的失敗。當李慕白還剩最后一口氣時,俞秀蓮說:“用這口氣,練神還虛吧,解脫得到,圓寂永恒,一直是武當修練的愿望。提升這一口氣,到達你這一生追求的境地,別放下,浪費在我身上。”李慕白說:“我已經(jīng)浪費了這一生,我要用這一口氣對你說,我一直深愛著你。”李慕白放下了這口氣,也是放下了大半生施加在自己心頭的沉重枷鎖。隨后李慕白立即被雪萊或海涅靈魂附體,說了“游蕩七天”“孤魂野鬼”之類的情話,兩人深情相吻。如果李慕白在人生中早一些釋放他的溫柔,俞秀蓮將會幸福很多。盡管他們最終承認自己的人生是一場愚蠢而并不絢爛的浪費,但值得安慰的是,到最后的時刻,他們終于真正抵達了對方的內(nèi)心,俞秀蓮愿意讓位給得道境界,李慕白愿意放棄得道而向俞秀蓮表白,他們最終消除了彼此間的隔膜。玉嬌龍故事的一號主角其實是玉嬌龍。她是故事矛盾的起點和終點,她激化了一切矛盾,擾亂了一切,毀滅了一切,也成就了一切。相比于李俞二人復(fù)雜而沉重的需求,玉嬌龍的需求非常簡單粗暴,就是兩個字:好玩。這也是她唯一的真正的需求。玉嬌龍有一個江湖的夢。這個夢最初是師娘碧眼狐貍給她的,但她和碧眼狐貍的關(guān)系并不融洽,任憑師娘再怎么以她為豪,再怎么疼愛她,她都對師娘態(tài)度冷淡。其實原因很簡單,玉嬌龍發(fā)現(xiàn)師娘不能滿足她的江湖夢。她對師娘說:“我不會跟你去做江洋大盜!”因為她想做的是大俠。所以她后來拿著偷來的青冥劍,在酒館里扮演了一位“沙漠飛來一條龍,神來無影去無蹤”的大俠。而青冥劍、俞秀蓮和李慕白的出現(xiàn),對玉嬌龍是巨大的刺激,激發(fā)了她無邊的欲望和想象,她仿佛看到了一個更精彩,更“好玩”的夢。所以她看到青冥劍和李俞時都兩眼放光。所以她故作清純地問“在江湖上走來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所以她在酒館門口對找她麻煩的小嘍啰說:“哪好玩去哪。”她就想轟轟烈烈地玩一場,轟轟烈烈地玩掉這一生。但是在玉嬌龍的成長環(huán)境里,江湖夢是禁忌,是絕對受抑制的。貝勒爺和玉大人談話的那場夜間戲其實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詳細介紹青冥劍和劍法思想,另一個就是借貝勒爺?shù)脑捳故居翊笕说奶幨绿攸c。貝勒爺對玉大人說:“江湖上也要有所聯(lián)絡(luò),九門提督才做得穩(wěn)。”玉大人明顯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可見玉大人是正統(tǒng)的人,對江湖嗤之以鼻,更不會容許自己的女兒去闖江湖。而師娘也說過:“俞秀蓮是道上的人,夫人不會讓你跟那路人混。”可見玉嬌龍的江湖夢受到父輩的嚴重壓制,但環(huán)境的壓抑只是激發(fā)了她的叛逆。相比于李慕白和俞秀蓮把“父”供在頭頂,她幾乎絲毫不為“父”著想。父母為她挑選婚事的原因是“魯老太爺是朝內(nèi)的大官,又是三代翰林,如果能在魯家聯(lián)姻,對爹在北京大有好處。”但玉嬌龍絕不會為了爹的前途而犧牲自己的幸福。最后她離家出走棄父母不顧的做法也完全顯示出父母在她眼中如無物。她遵循的不是道德倫理而是自由倫理。其實追求自由還不是玉嬌龍的本質(zhì),她的本質(zhì)是完全自我本位主義,把“我”看得最高,把“我要的”看得最高。人生是一場游戲,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沒有信義,沒有束縛,只有喜歡和不喜歡,好玩和不好玩。為了貫徹這樣的邏輯,唯一的出路當然只有追求自由。所以她的說法是“我愛跟誰混就跟誰混”,“愛就愛了唄。”她向俞秀蓮說起自己的感情觀:“自由自在地生活,選擇自己心愛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才是真正的幸福。”這句話里的重點其實不是愛,而是“自己”。她的愛是自私的,她愛的其實是自己,而只把戀愛對象當作一個客體,這從她對羅小虎的態(tài)度上可以完全看出來。酒館虐群雄的那場戲,玉嬌龍?zhí)摶玫慕暨_到了輝煌的頂點。此時的她手握青冥劍,嬌縱任性像個爺,吃好喝好,以一敵眾,吹牛吹到天上。還“任憑李俞江南鶴,都要低頭求我憐”呢。她要當?shù)牟粌H是大俠,還是天下第一的大俠,只是她要的是大俠的虛名,而不是真正的俠義。龍少俠享受著勝利帶來的無限虛榮。我驚異于這個故事對玉嬌龍的青睞和偏袒。她是惡,卻也最真。她攪亂了一切。本來青冥劍將被束之高閣,李慕白和俞秀蓮有機會過上平靜的生活,卻因為她的出現(xiàn),惹來了江湖上新的血雨腥風(fēng),她欺騙了俞秀蓮的友情,又攪亂了李慕白的內(nèi)心。李慕白本打算退出江湖,玉嬌龍的出現(xiàn)卻激發(fā)了他內(nèi)心最隱秘的欲望——收一個徒弟,把武當?shù)男騽Ψ▊飨氯ァo@然李慕白也為玉嬌龍的天分和熾烈而感到驚艷與疼惜,很難說清楚他是對“傳劍法”興趣比較大還是對玉嬌龍這個人興趣比較大。他顯然還是把玉嬌龍想象成清純無知少女,對她太過松懈,還說“我相信碧眼狐貍未能泯滅你的良心。”他不知道玉嬌龍比碧眼狐貍厲害多了。從這個意義上看,江南鶴和李慕白師徒都是死于小看女人:江南鶴是性別歧視,是女權(quán)主義的敵人,出于規(guī)矩不把功夫傳給碧眼狐貍,招來殺身之禍。李慕白是一廂情愿地跟玉嬌龍性命相見,走上了拯救迷途少女的大叔路線,最后間接被拖累死,其實與其說是低估了玉嬌龍,倒不如說是對玉嬌龍的美好期待吧。也正是為了收玉嬌龍為徒的這個危險的新愿望,李慕白以奪回青冥劍為契機,四處糾纏玉嬌龍。我也知道不能把武俠片的故事平移到現(xiàn)實空間,但還是忍不住想翻譯一下:設(shè)想一個大學(xué)老師就因為一個女同學(xué)偷了他一根教鞭,他就到食堂、寢室、教學(xué)樓等各個地方堵那個女學(xué)生,死氣白賴地說,你來讀我的研究生吧!來讀我的研究生吧!我不認為是我過度敏感,影片確實在隱蔽處著力刻畫玉嬌龍與李慕白之間的性聯(lián)系(當然只是在意識層面)。第一次這種信號的出現(xiàn)是李慕白初次向玉嬌龍表白收徒心跡,玉嬌龍說:“武當山是酒館娼窯,我不稀罕!”她還在竹林打斗里說過“你們這些老江湖,怎么看得到本心?”這其實就暗示了多年來碧眼狐貍一直向玉嬌龍灌輸江南鶴是多么猥瑣的挫大叔,不是誠心誠意傳功夫,還要騙女人入房闈。于是在玉嬌龍心里,老江湖,尤其是男老江湖就自動和潛規(guī)則掛鉤了(她對俞秀蓮還是有憧憬的,本來還一直姐姐長姐姐短)。這樣李慕白提出要收徒的時候,玉嬌龍自然很反感,自動想到江南鶴和碧眼狐貍的故事,自動想到房闈,所以才會說酒館娼窯的話。這時候性的議題就悄悄地在意識層面浮現(xiàn)出來了。玉嬌龍在潛意識里可能還覺得自己對李慕白有性吸引力,對慕白產(chǎn)生敵意的同時,更產(chǎn)生了征服欲,所以后來中了迷香后會說出“你要劍還是要我”這樣的話。她還記得劍的事就說明腦子沒有全暈。試想如果出現(xiàn)的不是李慕白而是貝勒府的劉師傅,嬌龍大概不會撩開衣裳的吧……最可疑的還是這個迷香,碧眼狐貍想用迷香放倒玉嬌龍,可是一個老婦給一個少女下迷香,不曉得下一個正常點的迷香啊?干嗎下一個“你要劍還是要我”的迷香?這個編排只是為了展示玉嬌龍的性吸引力,從而讓玉嬌龍有一次濕身激凸與李慕白坦誠相對的機會,并用牽強的方式在玉嬌龍和李慕白之間提出性的議題。遙想李慕白看到俞秀蓮手上的老繭都不想觸碰,結(jié)果玉嬌龍一說“你要劍還是要我”并倒向他時,李慕白嘩的一下就抱住了。真心替俞秀蓮女士感到不值,俞秀蓮要是后來不出場問“怎么了”我還想問怎么了。這樣精心刻畫玉嬌龍對男人的性吸引力和俞秀蓮的黃臉婆,是為哪般……(順便提一下,另一個細節(jié)處的問題同樣出在碧眼狐貍身上。玉嬌龍之前說:徒弟十歲起隨師娘秘密習(xí)武……碧眼狐貍臨死前又說:一個八歲的孩子就有這種心機,這就是毒……怎么一個說的是十歲,一個說的是八歲,到底是誰記錯了……)其實玉嬌龍對李慕白未必沒有想法。她曾對師娘說:“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我可以擊敗你。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我看不到天地的邊,不知道我可以往哪里去。”李慕白的出現(xiàn)正好把玉嬌龍從迷茫惶惑中解救出來,李慕白成了玉嬌龍的下一個目標和方向。玉嬌龍中了迷香后出來喝水,李慕白出現(xiàn)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必死無疑。因為李、俞、玉三人中至少要折損一人,否則將來李慕白既要娶老蓮,又要收小龍,此三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到永遠嗎?誰知道李慕白和玉嬌龍能不能弄出個李小龍……如此想來,李慕白在符合道德禮教完美定義的秀蓮面前一直遮遮掩掩,在胡作非為的女娃娃玉嬌龍面前反而有成熟男人的充分自信,不失為男人的一種困境。虧了他還苦心調(diào)教玉嬌龍做人處事的道理:“勿助,勿長,不應(yīng),不辯,無知無欲,舍己從人,才能我順人背。”結(jié)果他自己在追尋玉嬌龍的問題上可謂是又助,又長,又應(yīng),又辯,有知有欲,舍己從人看似做到了其實也沒做到,就更別提我順人背了。結(jié)果反而搭了性命,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是一場失敗的浪費。羅小虎羅小虎這個人物的存在相當于一面鏡子,他映照出了玉嬌龍的形象,通過玉嬌龍對待他的方式可以表現(xiàn)玉嬌龍的內(nèi)心和性格。就主線劇情來說,就算羅小虎不存在,故事也能進行下去。但是如果缺少了羅小虎,玉嬌龍的形象就會單薄很多,甚至有所偏差。羅小虎也成就了影片中和李俞之戀相對比的另一種愛情。應(yīng)該說羅小虎這個人物在故事中是一個服務(wù)者的角色,為其他角色服務(wù),為情節(jié)服務(wù),就算他有不少的戲份,但由于他游離于主線劇情之外,加之在后半部分情節(jié)中的不作為,他確實被邊緣化了,只是一個“他者”,一個玉嬌龍作用的對象,就連他的種種反應(yīng)也都是為了襯托玉嬌龍。有時候轉(zhuǎn)換人物視角,就會發(fā)現(xiàn)故事的尷尬之處,比如我深深地以為如果用羅小虎的視角來看待劇情,無疑是一個狗血故事。一句話就是:羅小虎被坑了。試想一個在沙漠上奔馳的少年,有名號,有夢想,有信仰,追流星,信奇跡。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來自外面世界的少女,深深地愛上人家,并且以為少女也深愛著自己。他為了少女的父母著想,勸說少女回了家,兩人山盟海誓相約日后再見。此時的羅小虎天真率直,他相信自己只要做出一番事業(yè),就能讓玉嬌龍的父母瞧得起,能光明正大地迎娶她。奔騰在伊犁天地的他根本想象不到皇城的秩序森嚴對他將是致命的阻擋。后來他等不了了,千里走單騎,歷盡艱辛來貝勒府找到玉嬌龍,小龍的第一反應(yīng)是驚喜,然后兩人激情擁吻,這份熱情代表了羅小虎對玉嬌龍依然有情欲的價值。但玉嬌龍冷靜下來后,立即拉下臉說:“你回去吧,永遠永遠不要回來。”想當初玉嬌龍在新疆和羅小虎臨別時,床榻之際,玉嬌龍把梳子當作信物交給羅小虎,約定重新相聚時把梳子還給她,還說“如果不還我,我會追到你”。沙漠里如此熾烈的誓言,在京城里化為虛無。并不是玉嬌龍受現(xiàn)實的父權(quán)壓制而不敢承認和羅小虎的感情,事實證明她本事大得很。她就是真心不想要羅小虎了。犯不著怪玉嬌龍背信棄義,她根本就沒有信義可言。她做事只憑爺高興和爺不高興,萬物對她來說只有爺喜歡和爺不喜歡。玉嬌龍為什么不要羅小虎了呢?當初遇到羅小虎的玉嬌龍,千里迢迢來到新疆,第一次看到那么廣闊的天地,她的天性得以釋放,也許生來第一次感到那么自由舒展,彼時彼刻她一定深愛著羅小虎,那個羅小虎與其說是羅小虎,不如說是自由的象征,是新鮮的誘惑,她愛的與其說是羅小虎,倒不如說是那個自由自在又魅力無窮的自己,她愛的是被愛被追求的感覺,愛的是那個更像自己的自己。羅小虎和他所在的新疆符合了玉嬌龍的需求:好玩。而當羅小虎到北京來找玉嬌龍時,此時的玉嬌龍早已不是當初那么簡單,她有了青冥劍,有了李慕白,有成為大俠實現(xiàn)江湖夢的希望,有了更大的野心和全新的欲望。她曾經(jīng)深深厭倦北京的秩序規(guī)整,愛戀新疆的廣闊天地。但現(xiàn)在她發(fā)現(xiàn)自己有打破秩序的能力,在秩序下破壞不是更刺激嗎?她正準備大展身手。這時小虎的出現(xiàn)是不合時宜的,對玉嬌龍來說,羅小虎從自由的象征變成了新的束縛,她當然會把他甩掉。到后來玉嬌龍甚至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俞秀蓮一提到羅小虎,她臉一拉甩頭就走。新疆的日子像一場注定不可能長久,終將被現(xiàn)實侵蝕的夢,因為玉嬌龍的性格終將對沙漠感到厭煩,羅小虎以為玉嬌龍在新疆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實她想做的在新疆都做不了,這樣兩個人的期待就產(chǎn)生了落差。羅小虎和新疆也從好玩變成了不好玩。但是羅小虎表現(xiàn)出了打不死的小強精神,玉嬌龍坐在花轎上了,他單槍匹馬來搶親,但在人手眾多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的北京城里,他絕不再是人人聞風(fēng)喪膽的半天云,也許李慕白搶親還有機會,把人拉出來就飛走了,羅小虎搶親就像農(nóng)民工擠來擠去買火車票一樣,最后哭哭嚷嚷地被拉走了。在李慕白和俞秀蓮的勸說下,羅小虎居然妥協(xié)了,決定等待觀望,于是他被李慕白送去武當山上上武當暑期班。最后玉嬌龍上武當山時看到羅小虎正和一位武當?shù)廊伺收劊氡啬侨司褪鞘钇诎嗟睦蠋熤弧N胰滩蛔≡尞悾@樣一個曾經(jīng)叱咤風(fēng)云,有信仰,有夢想,追流星的少年,不惜千里走單騎,不惜搶親,就算京城里人生地不熟,他也曾潛入秩序森嚴的九門提督府保衛(wèi)心愛的女人(玉嬌龍和俞秀蓮第一場飛屋檐追逐戲的最后,那個扔飛鏢幫玉嬌龍解圍的一晃而過的身影就是羅小虎),這樣的少年怎么能那么乖乖地蹲在武當山上暑期班而不作為。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后面的劇情和他沒啥關(guān)系了。當李慕白、俞秀蓮和玉嬌龍在外面轟轟烈烈的時候,羅小虎就一直蹲在武當山上暑期班,請注意,對于玉嬌龍后來經(jīng)歷的一切,他什么也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然后有一天,玉嬌龍爬上山,羅小虎大喜:“小龍!”立即迎上去。(不得不評說一句,張震走上前的樣子,那種天真的神情,就和當年的牯嶺街少年一模一樣)。兩人睡了一覺,好開心好開心。第二天醒來羅小虎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勁,在懸崖邊找到了少女。少女問羅小虎記得你說過的那個故事嗎?小虎,許個愿吧。羅小虎認真地說:“一起去新疆。”他也許想騎馬去的。結(jié)果話音剛落,旁邊的少女嘩的就飄下去了。羅小虎淡定地站在原地,悲傷地哭泣。到此羅小虎的悲情故事宣告結(jié)束。他注定是一個找不到流星的小男孩,小時候找不到,長大后以為找到了最亮的一顆,最后又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其實這里涉及一個重要的問題,也許是這部影片在劇情方面最值得探討的問題:玉嬌龍?zhí)氯サ臅r候,是怎么想的?首先“從山上跳下去”的做法自然是來源于羅小虎講的那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心誠則靈。玉嬌龍?zhí)虑白屃_小虎許愿的意圖是什么?她跳崖真的是希望實現(xiàn)羅小虎的愿望嗎?有一點可以肯定,站在懸崖邊上的少男少女對他們的感情態(tài)度已經(jīng)全然不同了。我認為羅小虎的愿望就是樸實的字面意思:“一起回新疆。”這也是他來北京的最初目的和唯一目的,總不至于上了個武當暑期班,就突然什么想法都變了,更何況他對故事后面的發(fā)展一無所知,所以這個“新疆”也應(yīng)該不是什么虛幻的含義。玉嬌龍最后讓羅小虎許愿,是想聽一聽他的心聲,給自己一份安慰,或許也施舍給他一份安慰。也許羅小虎說完愿望后,玉嬌龍心里想的是:少年,你還是不懂……玉嬌龍之跳崖和羅小虎故事里的跳崖并不相同。此山非彼山倒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因為心誠則靈,關(guān)鍵是此跳非彼跳。在羅小虎的故事里,那個跳山的人是因為父母病了,無法醫(yī)治,才從山上跳下去。父母的病是不以他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是非奇跡不可挽回的。所以他才選擇跳崖。但是“一起回新疆”對小龍小虎來說本來不該成為多么困難的愿望。兩個人年輕又健康,武功高強,一路邊走邊殺,騎兩匹馬咯噔咯噔地就回新疆了。所以如果玉嬌龍真想實現(xiàn)小虎的這個愿望,何必往下跳呢?她其實心意已決,不管小虎許的是什么愿,她都會跳的。也許玉嬌龍和羅小虎心中都清楚,經(jīng)歷了這么多,他們再也回不到當初的那個新疆了。就算回了地理時空,也回不到心理時空。我覺得玉嬌龍?zhí)碌恼嬲蚴牵X得一切都不好玩了。俞秀蓮到底說得對,在江湖上不講信義,確實玩不長。她闖了大禍,連累死了李慕白,原本想象中的江湖夢變成沉重的現(xiàn)實。夢破碎了。當什么都玩過,什么都不好玩,她也就什么都不想玩了。她唯一的需求崩塌了。于是她選擇一跳了之。這種簡單粗暴的思維和任性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的。玉嬌龍?zhí)氯ナ巧撬溃渴遣皇堑搅嗽频牧硪欢耍渴遣皇且稽c傷都沒有,還漂流到了遠方再也沒有回來?這都不重要了。因為她沒有許愿,也沒有誠心,她跳下去的時候什么也沒想,她墮入的是虛空,就算故事里的奇跡真的實現(xiàn)了,她得到的也是無限的虛空,其實也就是死。如果導(dǎo)演的意圖是展現(xiàn)玉嬌龍最后達到了李慕白畢生未能實現(xiàn)的練神還虛,圓寂永恒的境界,我跪拜在導(dǎo)演編劇腳下……真不能怪羅小虎跟不上玉嬌龍同學(xué)的思想境界。羅小虎上的是武當暑期班嘛,普通班同學(xué)。人家玉嬌龍是由武當明星教師李慕白進行一對一貼身指導(dǎo)的,并且以犧牲李慕白作為一名大叔的身家性命和俞秀蓮阿姨的終生幸福為代價才覺悟的,這個是狀元速成班,教學(xué)效果肯定比較好。說跟不上境界吧,也跟上了點,小龍?zhí)氯サ臅r候小虎有多淡定啊。武當暑期班還是有效果的。當然,這時候小虎如果有任何不淡定表現(xiàn)都會影響本段的詩意表達。其實很難理解,羅小虎這樣一個沒文化的野男孩,怎么就這么快被武當?shù)男罱o熏陶了呢?結(jié)果,事件的本質(zhì)就是白白坑壞了羅小虎。想想張震真適合演這個角色啊,張震十五歲在《牯嶺街殺人事件》里演張震的時候,扮演的就是這種被自私少女深深坑害的苦逼角色,外形氣質(zhì)眼神面相都太適合了。二、價值取向漫長人物的分析到此為止。透過人物和劇情,影片的價值取向到底是什么?經(jīng)歷一番生離死別,大徹大悟的俞秀蓮終于得出一個畢生的教訓(xùn)和結(jié)論:“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其實這恰恰是玉嬌龍一直以來的做法。影片對玉嬌龍真的抱有深深的青睞和偏袒。著力用鏡頭表現(xiàn)這個人物的美感就不說了,玉嬌龍真的想要啥有啥。想要青冥劍,兩次得手;想要姐妹,俞秀蓮阿姨待她比親媽還好;想要絕世武功,天下第一高手李慕白叔叔死都要她當徒弟;想要男人,羅小虎像羅小狗一樣地追隨她到天涯海角,其實李慕白也有嫌疑……她從來都是想玩就玩得最痛快,最后不想玩了也就輕松地一跳了之,成功地退出了游戲,她在影片里似乎沒有經(jīng)歷過“想玩不能玩”和“不想玩卻不得不玩”這樣的人生真正無奈境地。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是天之嬌女,真心無話可說。而且按照故事的大結(jié)局,應(yīng)被視為榜樣的李慕白和俞秀蓮悲劇了,他們最后承認他們的人生是一場愚蠢而不絢爛的浪費。甚至最后得出來的教訓(xùn)幾乎是玉嬌龍一直貫徹的“真誠待己”(只是玉嬌龍放縱得過了頭,沒了度,不過至少努力的方向貌似是沒錯的)。李慕白死得悲哀悔恨,俞秀蓮悲苦不已。而玉嬌龍從做賊到跳崖,都輕靈飄逸。這樣一來我基本認為這部影片是玉嬌龍的全面勝利,也懷疑創(chuàng)作者的價值取向是偏向玉嬌龍這邊。作為一個獨享青睞的角色,也許玉嬌龍還不夠可愛(可愛不是說萌,就是說討人喜歡)。《臥虎藏龍》雖然有武俠的外殼,有名劍有大俠,有山水風(fēng)景,有武功有恩怨有兒女之情,甚至引入了禪宗道學(xué),但我認為這不是一部真正的中國武俠電影。影片講的其實不是虛幻的江湖概念下的快意恩仇,其中的“面對愛情是否勇敢”,“人要真誠面對自己”,“爭取幸福”等議題,都是現(xiàn)代人生活中會碰到的問題,也是人類共通的話題。李慕白“得道”的追求在故事半當中就徹底被棄置了。因為得道高人還能有什么故事呢?故事本就是給凡夫俗子看的。再說了,影片也只能落實到世俗的層面來提出主題,禪啊道啊只能作為一種包裝,因為如此高深的問題創(chuàng)作者估計也研究不出來,就算研究出來了也發(fā)現(xiàn)編不出什么故事矛盾。都虛無了哪兒還有故事。我認為中國的傳統(tǒng)武俠是給你一個江湖,讓讀者或觀眾有一個江湖夢,而《臥虎藏龍》是故事里的主角有一個江湖夢,故事人物的選擇和掙扎都是和觀眾的現(xiàn)實生活相通的。把武俠夢從故事外挪到故事里,是《臥虎藏龍》把中國武俠推銷到國外時做的最重要的改編。影片探討的另一個重要現(xiàn)實問題就是愛情。影片中明線暗線加在一起,大體有五組男女關(guān)系:碧眼狐貍和江南鶴。一個居心叵測,一個抱有成見。最后落得不得善終。由于事件太過久遠,當年是否有愛情已不得而知。玉大人和福晉(玉嬌龍父母)。影片雖然沒有著力描繪,但兩個人的關(guān)系很像現(xiàn)代婚姻的寫照,冷漠和隔閡。李慕白和俞秀蓮。作繭自縛,浪費了人生和感情。羅小虎和玉嬌龍。有一個最美妙的開始。熱烈地去愛,熱烈地做愛,熱烈地追尋(雖然最后感情不同步了)。(其實羅小虎絕對也符合真誠對待自己這個標準,又是好少年,真心被坑慘了,而且他的被坑可能還是由于編故事的人要凸顯玉嬌龍,所以就不為他著想了。)陜甘捕頭的女兒和貝勒府的劉師傅(打架時負責(zé)搞笑的那個)。這兩個小人物很容易被忽視。但他們其實很重要。陜甘捕頭死后,劉師傅跑到獨居的女生門口站著,說“給你守個門。”女生說:“進來吧,兩個人就不怕打不過碧眼狐貍了。”其實他們心里都清楚,就算兩個人還是打不過,當初三個人都被草割,別說兩個人了。但是他們要的是心中的溫暖。劉師傅糾結(jié)了半天,最后還是進去了。存在于這兩人之間的是并不轟轟烈烈的樸實感情。玉嬌龍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她不僅要愛情,更要轟轟烈烈。而她又不是《還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小燕子代表真之善,而玉嬌龍代表的是真之惡。縱觀這五組人物關(guān)系,其實最接近俗世理解的幸福的是最后一組。所有的幸福都有一個平庸的結(jié)局。俗世的幸福在于敢于接受平凡,有能力在平凡瑣碎日復(fù)一日的人生里創(chuàng)造浪漫。要做到這點,未必比當大俠容易。這是追求得道的李慕白不曾達到的境界。是渴望平靜的俞秀蓮未曾獲得的日子。是血里有風(fēng)的玉嬌龍絕對不能接受的慘淡。卻也是大多數(shù)人世痛苦的解藥。如果說在影片的愛情觀里能解讀出什么的話,此段就是我的答案。三、其他影片如此受奧斯卡青睞,不僅在于它在西方觀眾面前展示了耳目一新的觀感,更在于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影片。音樂畫面極佳自不必說。我尤其想提的是,影片的武打部分非常出彩。飛來飛去固然好看,但重點是這部片子飛得有水平,在三分鐘的屋頂戲里能打出人物性格特點,打出故事情節(jié)。我個人非常喜歡玉嬌龍第一次偷劍后與俞秀蓮在屋檐上的追打戲。在三分鐘長的動作段落里,充分地突出了兩個人物各自的武功性格特點。玉嬌龍的輕功比俞秀蓮更勝一籌,而地面動作則不是俞秀蓮的對手。所以俞秀蓮努力要把玉嬌龍拖到地上,她的策略就是:“給我下來!”玉嬌龍優(yōu)雅地不停向上飛,俞秀蓮略顯笨拙地追趕卻又有力地對抗,恰恰表現(xiàn)了玉嬌龍的輕靈飄逸,好高騖遠,俞秀蓮的樸實敦厚,腳踏實地。玉嬌龍和俞秀蓮的對抗還有點殺氣,但和李慕白的打戲則完全進入另一種境界。因為按照設(shè)定,和李慕白的打斗是沒有懸念的,因而展示的目的不在于打斗的結(jié)果,而在于舞蹈般的動作,舒緩音樂中天人合一的禪意,以及發(fā)展在其中的人物關(guān)系。《臥虎藏龍》拍出了最好看的輕功戲。應(yīng)該沒有疑問。我也沒想到自己一口氣碼了這么長,一萬一千七百字。我怎么不去死呢。
***此處曾經(jīng)是我的公眾號廣告***不過這幾年忙,公眾號很久沒更新了哈哈
Copyright ? 2020-2025 meichuncoffee.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