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偵探柯南:漆黑的追蹤者》是一部懸疑電影動畫,故事發(fā)生在七夕即將到來的時候。在東京、神奈、靜岡、長野等地接連發(fā)生了六起連環(huán)殺人案,每個被害者身邊都留下了麻將牌中的七筒和一些奇怪的暗示。為了破案,各地警署的探員們紛紛聚集到東京警署的專案組,毛利小五郎也受邀參與其中。柯南偷偷聽取了會議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了黑衣組織的成員混進了警察中。在一次圍捕行動中,柯南遇到了假扮人質(zhì)的Vermouth,得知了近期一系列殺人案件與一張記憶卡有關,卡里存有組織內(nèi)部人員的資料。與此同時,潛入警察內(nèi)部的間諜偷走了工藤新一和柯南的指紋,工藤新一的身份即將被揭穿。一場巨大的危險正向他和身邊的人快速襲來,觀眾將跟隨柯南一起解開謎團,揭露黑衣組織的真面目。這部電影充滿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讓人屏息以待,絕對值得一看。
第一次吃KFC的時候,我才剛好學會寫“肯德基”這三個中文字。相信那會兒它進入大陸市場還沒多久,甚至沒有為不吃漢堡的中國人準備好像樣的漢堡套餐,以至于最高的享受是你只能在店里點上幾塊碩大的炸雞……時過境未遷,你依然能在KFC里點上幾塊炸雞,但一定不比“人生若只如初見”那會兒的來得碩大和多汁。奇怪的不在這兒,真正奇怪的是,你不會忍心去苛責它,只是在那兒一邊吮指回味,一邊恨鐵不成鋼……這,就是舊相識。
今天要說的不是KFC,是柯南劇場版第13彈《漆黑的追蹤者》。10年前,我開始看柯南劇場版;2年前的國慶長假里,我坐在筆記本前,扼腕嘆息,為讓人大失所望的《紺碧之棺》敲了一篇泄憤之排泄文;1年前的《戰(zhàn)栗的樂譜》,更是讓我連泄憤的想法都省了……今天看完《漆》,才發(fā)現(xiàn)這種軌跡不是偶然,柯南劇場版的輝煌時代真的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是無盡的“上下而求索”期……我不忍心苛責認識了這么久的萬年小學生和這個經(jīng)典的系列,涌上心來的是滿懷希望之后的無窮失望,是一坨坨“恨鐵不成鋼”的憤憤……
“連環(huán)殺人事件 最后15-20分鐘的逃難戲(Bonus featuring黑衣組織 / 怪盜基德)”,這幾乎亙古不變的柯南劇場版樣板戲路,決定了許多忠實柯南劇場版癥候群會在結局前本能地分泌比平時多的腎上腺素,來享受所謂“劇場版”帶給人們有別于TV版和OVA的高潮迭起。雖然樣板模式看似一再被延續(xù),但能夠做到在最后關頭讓人蕩氣回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卻在《迷宮的十字路口》這一作后出現(xiàn)了急轉直下的轉折。
相信在“模式”這一點上,導演的更換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擔任前七部劇場版的導演兒玉兼嗣,在《往天國的倒計時》時達到了該劇場版模式的頂峰,盡管其風格在02年的《貝克街亡靈》有過顯而易見的轉型,但當時好評不降反升,直到03年突然重視CG和畫面效果的做法,才使得劇情本身開始出現(xiàn)明顯的縮水跡象,之后與該劇的暫別也使柯南劇場版史上出現(xiàn)了一道讓人心照不宣的分水嶺……從《銀翼的魔術師》開始,山本泰一郎導演看似傳承了前者的劇場版套路,但由于《往天國的倒計時》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后的幾部作品,幾乎都只能望其項背。于是大家看到了《紺碧之棺》、《戰(zhàn)栗的樂譜》這類似乎是在尋求新出路的嘗試,在努力的模式探索中,卻難以再現(xiàn)昔日前作的輝煌效果……
模式尚處于模棱兩可的摸索中,這僅是恨鐵不成鋼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劇情!對于一部動畫片而言,尤其是像柯南這樣的連載快消式作品,很難苛求劇情(即事件)本身。(單純要享受本格的邏輯和變格的氣氛,相信大部分人會轉頭去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從事件本身而言,柯南劇場版通常的著眼點,又在于“動機”。而“動機”,又恰恰是最難讓推理迷感到滿足、最難抖響的“包袱”(比起更容易出挑的“手法”而言)——在單純注重動機的推理作品中,若動機本身不出彩,就注定著全劇的失敗。本作(《漆》)的主線事件也同樣是圍繞“動機”做文章,其程度并無精彩可言。也正因此,柯南劇場版的劇情限性也決定了它必須用華麗、高調(diào)、出挑的結局來一定成敗——從這點看,本作的結尾也不言而喻地解釋了其為何無法與《往天國的倒計時》同日而語的原因。
模式、劇情沒什么斬獲,要從畫面上得以提升更是一件難事。作為一部不以CG為主導的動畫作品,在畫面上花費心思顯然不是“青春永駐,觀眾長存”的王道。因此,盡管本作畫面表現(xiàn)確實可圈可點,但有限的視覺表現(xiàn)力方面的突破,顯然難以挽回模式和劇情找不到突破口的“強弩之末”式下坡路……
Bonus方面,每部劇場版都輪番客串、友情出演的“黑衣組織”和“怪盜基德”這些王牌配角,依然沒對故事的主線劇情產(chǎn)生任何幫助,相反卻成了劇場版用來吸引觀眾的最終籌碼似的,讓人感嘆可悲……《漆黑的追蹤者》無非是個標題黨的范例、預告片、劇透……一切讓人熱血沸騰的彩蛋,都是深深的坑。冷靜一點想,歷史上有哪一部動畫的主線劇情重大轉折點,是發(fā)生在一部劇場版里的?;再者,劇場版放映的時候,青山剛昌的漫畫作品和TV版一直沒有中斷,可見中途的劇場版里也并未發(fā)生什么關乎痛癢的事兒……;再再者,在盜版業(yè)不發(fā)達而優(yōu)質(zhì)漫畫又叢生的日本,如果把重要劇情轉折放在劇場版這種百分百需要掏錢的渠道里透露,是要遭到漫迷唾罵和孤立的……
說句題外話,從兩個月前開始,在上海許多地鐵站的某傳媒公司戶外LED廣告屏上竟然能看到《漆黑的追蹤者》的預告片!仔細想想,本作既不可能在中國大陸上映,又不見得能讓廣大不明真相的群眾掏錢去買正版DVD收藏,這樣的TVC還反復播放,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看來,我OUT了……
還是那句話,正因為是舊相識,才會這么恨鐵不成鋼……嘆息是主要的,苛責是次要的。既然有消息說,第14彈的制作決定已經(jīng)得到證實了,那就等著明年國慶吧。要帶來些亮色才好……
小感:
1. 柯南踢球,這個準度已經(jīng)越來越接近狙擊槍了……
2. 阿笠博士的發(fā)明在幾年前還是領先于現(xiàn)實時代的,不知是否后者發(fā)展太快的緣故,現(xiàn)在他的發(fā)明已經(jīng)不再那么夢幻了……
3. 服部平次無論如何是一定要在劇場版里插一腳的,不管是多少戲份,多次的戲份……(且兩位少年偵探的關系正有往“斷背雙探”發(fā)展的趨勢……)
4. 不追TV版的假柯南fan(一如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跟不上黑衣組織人員的發(fā)展趨勢了……
5. 此次本人首次做到了先于解開謎底發(fā)現(xiàn)謎樣人物的真實身份^_^我依靠的是,聲優(yōu)和人設的不協(xié)調(diào)……(算是劇作的敗筆嗎?)
6. 保時捷356A也開了十二年了,也依然是柯南判斷對方身份和位置的參照物……大家都很念舊呢,Gin和Vodka也一直沒換車-_-|||
7. 盡管球踢得很準,但手表型麻醉槍在劇場版里的表現(xiàn)總是很不牢靠……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