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小道》是由雷獻禾執(zhí)導,王興東編劇,盧奇,于慧,雅玫,張譯文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文革期間鄧小平被革職下放江西,面臨多重高壓危機四伏,但始終保持堅毅、樂觀,初心不改。為了他的安全,工廠師傅為他專門開辟了一條近道。三年零四個月,他每天沿著這條小道去工廠勞動,風雨無阻,后人稱之為“鄧小平小道”“小平小道”。他在堅持勞動的同時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大兒子,每天為他擦背翻身,終因勞累過度、營養(yǎng)不良暈倒車間。危急時分,車間女工以一碗紅糖水救了他。他深入基層感知群眾生活的疾苦,得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偉大結論,為他復出后進行治理整頓、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鄧小平小道》別名:小道,于2022-04-22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時長共105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該電影評分5.0分,評分人數2768人。
田中敦子,大塚明夫,山寺宏一,仲野裕,玉川紗己子
一般的歷史題材傳記電影總是追求宏大,縱橫捭闔,無“大”不歡。4月22日即將公映的院線電影《鄧小平小道》卻反其道行之,沒有高屋建瓴,沒有故作艱深,而是圍繞一條“小道”講故事,空間場景不過一廠一家兩點一線,時間跨度不過三年零四個月,卻憑著厚重凝練的歷史質感,鮮活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接近傳神境界的表演,成為一部摸得到歷史、觸得到心靈的傳記佳片。
很多人去南昌的時候,都會特意到新建區(qū)的“小平小道”走一走。1969年至1973年,鄧小平謫居于此,就通過這條小道往返于住所與工作的新建縣拖拉機廠之間,春夏秋冬,風雨無阻。世人都知道,他在這段特殊的歲月里沒有停止思考,設計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藍圖,后來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讓人無從想象的是,他在當時是以怎樣的胸懷與氣魄,在平凡中等待,在逆境中忍耐,如何在雪地中跌倒,再倔強地站起。
在大家以往的觀影經驗里,同類型的影片,基本上都屬于涵蓋或濃縮式的講述,喜歡羅列大事件,搭建大框架,觀感不可謂不宏大,然而在情感上很難令觀眾代入,產生只可遠觀卻無法共情的問題。本片則恰恰相反,從人物最接近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出發(fā),跟隨鄧老到拖拉機廠工作的腳步,挖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再通過這些既生動有趣又彌足珍貴的場景,串連起時代的風雨。
影片從一開場就營造出強烈的緊張氛圍,有重要人物要來廠里監(jiān)管勞動,既要監(jiān)管又要保護,廠長羅朋接下這個燙手的任務,全廠上下都忙成一團,鄧老的腳步卻穩(wěn)如磐石,上了車床秒變熟練老工人,即刻投入工作,有板有眼,毫不違合。一邊是不動聲色的主人公,一邊是同樣嚴陣以待但態(tài)度截然不同的羅朋和黃干事,看似云淡風輕,實則山雨欲來,新穎的工廠故事與潛在的戲劇沖突形成有機的整體,引人神往。
接下來的故事同樣處處充滿了戲劇的張力,羅朋頂住壓力堅持修小路,黃干事阻撓未果;鄧樸方回家,鄧家上下擔起護理員的工作,工資停發(fā),修茅廁種青菜,還有在崗位上低血糖暈倒,把粽子分給鄉(xiāng)親,工友幫忙修改床架,透過這一系列林林總總豐富多彩的細節(jié)描寫,漸漸勾勒出鄧老的精神世界,樂觀豁達,堅韌不拔,高貴的革命意志,全都躍然紙上。
優(yōu)秀的傳記片就是這樣,無需復述那些耳熟能詳的事跡,配上字正腔圓的旁白,而是需要這樣觸碰心靈的描寫和刻畫。看完《鄧小平小道》,你會真切感受到傳記片的魅力,就是在歷史的厚重和傳奇色彩里面,去捕捉人物的真情實感,實現穿透時空的共鳴與感動。
本片能夠達到這樣杰出的效果,離不開臺前幕后金牌陣容的藝術造詣加持,本片的藝術總監(jiān)兼編劇王興東老師,曾創(chuàng)作《解放》《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建國大業(yè)》等多部經典,在歷史和傳記題材領域的把控能力堪稱影壇第一人;導演雷獻禾也曾執(zhí)導《大江東去》《敵后武工隊》等口碑佳作,此次也是他和王興東的又一次強強聯手;主演盧奇老師從1988年的《百色起義》開始,數十次在影視作品中塑造鄧老,不僅神態(tài)細節(jié)的詮釋已經爐火純青,更通過對精神世界的領悟與沉淀,給人物注入了澎湃不息的生命力,許多信手拈來的動作、臺詞,特別是方言的運用,眼神中深沉而又靈動的情感,都達到了渾然天生的境地。
從“小平小道”誕生,到《鄧小平小道》問世,時光已經流逝了長達半年世紀之久,回望這條平凡而偉大的小道,難免會心潮澎湃。看完電影,我們不僅會得到影像的沖擊與體驗,會為歷史往事所動容,更會被這條小道背后的意義所震撼。每當云開霧散、陽光燦爛,我們更要記住那些為我們披荊斬棘在崎嶇中跋涉的前輩,更要加倍珍惜腳下的康莊大道。
4月22日,《鄧小平小道》將正式登陸內地影院。一部觸及心靈的作品,值得走入影院欣賞。
這篇影評有劇透Copyright ? 2020-2025 meichuncoffee.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