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驚龍》是由周游執(zhí)導,臥龍生編劇,爾冬升,施思,張詠詠等明星主演的愛情,電視劇。
《飛燕驚龍》是一部以唯美風格為主的電視劇,與周游的其他作品一脈相承。劇情主要圍繞著九大派和黑白兩道爭奪「歸元秘笈」展開。男主角楊夢寰與美女朱若蘭之間的愛情線也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劇中還有一個天真無邪到接近白癡的小師妹沈霞琳,以及背負血海深仇、堅強孤苦的美女藍小蝶和李瑤紅。他們之間的多角戀情也是劇情的一大看點。武打招式方面,周游一直以來都不惜成本,為觀眾呈現(xiàn)精彩的打斗場面。再加上劇中眾多美女的加入,氣氛更加熱烈,讓觀眾目不暇接。總之,《飛燕驚龍》以其唯美的風格、精心設計的細節(jié)和精彩的武打場面,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觸覺的盛宴。
《飛燕驚龍》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臺灣,單集時長45分鐘,總集數(shù)36集,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已完結(jié)。該電視劇評分8.2分,評分人數(shù)1131人。
《飛燕驚龍》是一部以愛情和武俠為主題的電視劇,展現(xiàn)了周游一貫的唯美風格。劇情圍繞著九大派和黑白兩道爭奪「歸元秘笈」展開,同時描繪了楊夢寰、朱若蘭、沈霞琳、藍小蝶、李瑤紅之間的多角戀情。劇中的武打招式精彩,加上眾多美女的加盟,給觀眾帶來了無盡的驚喜。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我沒看過驚龍或神針小說,所以看了幾眼電視劇,再忍不住去網(wǎng)上找劇情簡介,頓時一種“好復雜好宏大”的感覺油然而生,甚至覺得我看到劇跟簡介中介紹的根本不是同一部劇。
如果風清揚是《笑傲》的主角會是怎樣的體驗?這個比喻可能不恰當,但本劇就是由配角的曲折經(jīng)歷慢慢引出主角更曲折經(jīng)歷的故事。楊夢寰開場的離奇遭遇足以讓我暈頭轉(zhuǎn)向,足以引我入迷。然而看到中后期才發(fā)現(xiàn)這個經(jīng)常亂入主線的朱白衣才是真正的主角,其王室身份讓她牽涉的人物和事件超越了武林范圍。
但是,朱的遭遇卻沒被演繹得離奇曲折。因為曲折部分全部存在于回憶里,存在于正劇開演之前。曲折的部分只能由臺詞講述來帶過。這就好像劇情是有意安排讓楊夢寰這個配角的故事去稀釋主角。
好吧,為了對得起主角,唯有讓朱若蘭比楊夢寰更吸引觀眾才行。
也許編劇們覺得憑借朱若蘭所負的深仇,或憑借施思的反串妝扮,應該比走一步算一步、外貌也“平平無奇”的楊夢寰更吸睛吧。
得了吧,除去妝扮另說,反正這樣漸進式的展開卻必然是敗筆。
先前我為啥說風清揚的比喻不當呢。本劇中的風清揚不是朱若蘭,而是另一個配角空空空,當之無愧的武功第一。你看,又冒出一個狠配角。順便說下最大反派是劉瑾(劉永)。
正劇開始時空空空(白雁飛)的武力值拉滿到天下無敵的情況下刺殺劉瑾失敗,然后被迫隱姓埋名。這幾十年過去,以他的武功第一加上朱若蘭的武功第二都夠統(tǒng)一武林了吧?沒有,他們沒相認,沒聯(lián)手,沒去找劉瑾再復仇或者哪怕只是揭穿他。照此推測劉瑾及其爪牙是不是該特別強大了?本來朝廷強于武林是挺寫實的。結(jié)果不是。劇情拖到最后幾集劉瑾出場,其本人武功甚至不如初期朱若蘭,手下的東廠嘍啰根本不夠任何一位主角塞牙縫。僅憑這樣的團隊實力如何能逼得本劇排名前二的高手東躲西藏?沒有說明。至于最后最后,這位權(quán)傾朝野的宦官因為一封舉報信竟然瞬間投降,乖乖被一位將軍帶人押走了。明顯不想往下編了是吧。
劉瑾的出場本身就乏味。最終敵人露面本該是推動劇情走向高潮的,可是劇中根本感受不到高潮,主角們既沒有義憤填膺也沒處境危急,最后沒明白怎回事就完了。
朱若蘭作為主角,其背負的復仇使命必須是全劇核心,至于其取得江湖地位若不是無關(guān)緊要那至少也該為復仇服務。結(jié)果不是,前期朱若蘭四處游蕩,沒為復仇做任何有用鋪墊,甚至可以說遲遲不主動復仇而陷入拖戲,所以只能拍楊夢寰的感情史成長史用以兌水稀釋。最后實在稀釋不下去就讓劉瑾主動出場。至于那空空空就更是閑的沒事了。謝天謝地因為沒事做在他沒搶朱若蘭的戲。
至于有人詬病小說續(xù)作為啥讓金鳳凰落入百姓家。我覺得那才不是敗筆,命運轉(zhuǎn)折帶點身份變化才更好看,尤其歸于平凡是多數(shù)武俠小說共同推崇的。而且朱回到皇室或縱橫武林真的更好嗎。皇室是牢籠,武林是殺場。
我對老武俠劇的評價一向不高。就像有人總結(jié),當年港劇一定是角色跟原著反著來,臺劇一定是言情內(nèi)容無限循環(huán)。我對當年臺劇的總結(jié)就是——地理地標講不清,內(nèi)景極端重復。
本劇也不例外。臺劇在前半段會拋給你一些似是而非的地名,營造角色們需要長途跋涉的假象。等到中后期就懶得這么編,也不告訴你地名地址,反正各個角色走在野外就會頻繁遇上,簡直就是一幫人在罐頭盒里打轉(zhuǎn)。這個過程屢次讓我從有意忽略地理位置對劇情的影響,發(fā)展到無法容忍混亂。到最后可能覺得“終于演完了”,有一種解脫感。
本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所謂“青隴交界”找一個山洞,編劇你知道一個祁連山脈有多大嗎?知道搜索迷路者多么難嗎?
而內(nèi)景的極端重復更是把如上惡感加劇到極點。臺劇在棚內(nèi)搭建“野外”場景是非常小氣的,基本上同一布景用全程不換樣,一會兒說這是天山,又一會兒敢說這是蜀中。本劇中的內(nèi)景重復不是臺劇中的極端例子,但其布光的雷同無出其右。整個劇中的棚拍布光全部全部全部都是片頭那種夕陽紅色,無一例外。這種光效就更讓我對地理環(huán)境產(chǎn)生迷惑,也就越發(fā)在心里默認所有事件都發(fā)生在同一個地點。
最后,本劇雖然空空空和朱若蘭的武功排行是固定的,但其它配角實力卻一如所有臺劇中的模糊,所以這些配角多次與主角比斗和沖突,而結(jié)果卻變化不定。這樣的好處就是配角團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實力,可以反復找上主角們挑戰(zhàn),也就足夠拖戲了。
說回演員們。85年的爾冬升早已發(fā)福,在高清修復版電影中不僅難掩膨脹的腮幫,而且經(jīng)常一臉油光。還好我看的電視劇畫質(zhì)模糊,反而維護了這位小生的形象。至于施思這位老演員,她出道那會兒午馬還演小年輕呢。我覺得她在邵氏電影里的女裝扮相一直就不好看,本劇中他的男裝扮相是絕對的亮點,因為這個演員自始至終就不適合女性發(fā)型。
于是我就想到了87版《珍珠傳奇》。主演施思仿佛禿頭粘著假發(fā),而姜厚任也不再帥氣。
Copyright ? 2020-2025 meichuncoffee.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