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勝杰(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國內地相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曲藝藝術貢獻獎”。生前擔任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相聲藝術委員會主任,黑龍江省曲藝家協(xié)會顧問,哈爾濱市曲藝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關門弟子。
2018年9月28日21時43分36秒,師勝杰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享年66歲。
師勝杰的父親師世元,相聲名家。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京津一帶頗有名氣。1959年,為了支援東北的藝術建設,師世元舉家北上哈爾濱,出任哈爾濱民間藝術團相聲隊隊長。師勝杰在家排行老二。
剛剛落腳在哈爾濱時,師家居住在道外的北市場。當時的北市場乃是娛樂場所,說書的、唱戲的、唱大鼓的、演皮影的應有盡有,飯館、茶社比比皆是,熱鬧繁華。師勝杰從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耳濡目染,幼小的心中埋下了藝術的種子。
為什么對相聲情有獨鐘?師勝杰笑了,當時,大家伙兒都餓得眼珠子發(fā)藍,小師勝杰當然不會例外。父母每天到“相聲大會”上表演,師勝杰也跟著去。園子里有好多賣零食的,好多觀眾都認識師世元夫婦,也認識了天天跟這兒泡的師勝杰,便這位一把瓜子、那位一把糖地塞給他,每天都能對付個半飽。還別說,由于天天往耳朵里灌,小師勝杰居然很不自覺地聽會了好多的相聲段子。
登臺表演卻純屬偶然。有一次,師世元夫婦表演完畢吃夜宵時,聽到一旁的小師勝杰自言自語了一段相聲《捉放曹》。師勝杰完全是小孩子自娛自樂,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回頭一看嚇愣了——父母都停住了筷子,爸爸的眼淚都下來了!(后來師勝杰明白了父親的復雜心理:他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那時候說相聲的是下九流,備受歧視壓迫,他是不愿讓兒子再干這一行啊。但仔細一聽,兒子說的還真是“像模像樣”,所以才難過落淚)。
第二天晚上,師世元在臺上對觀眾說:“下面這段兒不收費(當時園子里是計時收費),我和一個票友說。這個票友不是別人,是我兒子。”觀眾記得那個整天在這混的小孩,都哄堂大笑。師世元又說:“請大伙兒給聽聽,這孩子是不是材料,是不是干這行的坯子。”于是師勝杰登臺,與父親合說了一段兒《捉放曹》。這下不得了,觀眾的鼓掌叫好聲仿佛要把房蓋兒掀上天去!當時演員不興返場,但是不說觀眾不干,父子倆便又說了一段兒。四十多年后說起令他刻骨銘心的初次登臺,師勝杰說:“當時場面那么熱烈,倒不是我的藝術水平有多高,只是他們覺得這個小孩兒好玩兒,師世元的兒子說得不錯!”
當時,師勝杰七歲。后來,師勝杰拜朱相臣為師,躋身“相聲第七代”。上學后,也是白天在課堂讀書,晚上在園子說相聲,很多觀眾是專為聽他的相聲而來。近水樓臺先得月,師勝杰除了上學、說相聲,最大的愛好就是聽戲,京戲、評戲、地方戲,來者不拒。小有名氣的師勝杰被選入哈爾濱市少年宮藝術團,是該團六十年代初的“五朵金花”之一。演歌劇,唱快板,說相聲,陣陣落不下。曾經給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外賓西哈努克親王等演出。這般美好的日子為他后來的藝術人生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農工”明星
突變的政治風云擊碎了生活的平靜,師家開始墜入痛苦的深淵。1965年底,“相聲大會”停演。父親含恨自殺,哥哥成了“現(xiàn)行反革命”。1969年,16歲的師勝杰被強行“送”到兵團下鄉(xiāng),由于政審不合格,他只被當作一名“農工”進行勞動改造。在七年的時間里,所有農活全干遍了。體力上的透支,還能應付;真正讓他抬不起頭來的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黑五類的狗崽子”這一沉重的政治包袱。師勝杰在回顧那段生活時說:“不管怎樣,兵團生活對我還是一種精神上、性格上的鍛煉。有這碗酒墊底,還有什么樣的酒不能對付?”
在兵團說相聲,緣起也很偶然。盡管師勝杰有文藝天賦,但“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卻不會要他這個“另類”。1975年的一天,割谷子歇晌的時候,收音機里播放了一段兒馬季、唐杰忠合說的相聲《友誼頌》。躺在谷垛上的師勝杰聽到了久違的相聲,心里這個激動啊。節(jié)目播完了,師勝杰對大伙兒說:“這種形式叫相聲,我也會說。”大伙兒一聽來了精神,非讓他來來。師勝杰就來了一段兒,逗得大伙兒前仰后合。從此以后,干活的間隙、“早讀”的前夕、開會的前后,師勝杰都得給大伙兒來上一段相聲或是快板。每天晚上,躺在大炕上的師勝杰腦子里卻在回憶小時候聽過學過的相聲段子,要不,給大伙兒說什么呀?師勝杰說:“這等于把過去的東西全部溫習了一遍,還充實提高了。”
說著說著,這事兒讓團部知道了,師勝杰的機會也就跟著來了,這時是1976年。為了參加黑龍江省曲藝調演,兵團要組織曲藝學習班,師勝杰幸運地搭上了這班車,這個學習班里還有姜昆和其夫人李靜民。到了佳木斯,領導讓師勝杰和姜昆合作。比師勝杰大三歲的姜昆,雖然當時還不會說相聲,但是謙虛、勤奮、幽默,吹拉彈唱都不錯。二人合作的相聲《林海紅英》,是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第一場在兵團俱樂部演出,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個段子代表兵團參加了省曲藝調演,脫穎而出,又代表黑龍江,參加了全國曲藝調演。在北京展覽館劇場演出時,他們的相聲引起了轟動。一些專業(yè)文藝團體紛紛來挖他們,遺憾的是,由于政審問題,機會與師勝杰擦肩而過,當時的中央廣播藝術團說唱團團長馬季更覺得遺憾。調演結束后,姜昆如愿以償,投身到馬季麾下,師勝杰則黯然地回到了北大荒,繼續(xù)干他的“農工”。
侯大師關門小弟子
“四人幫”垮臺后不久,也就是1976年底,師勝杰被調到省龍江劇院曲藝隊,終于成為專業(yè)相聲演員。盡管連干也沒轉,師勝杰仍然十分滿足。畢竟自己一無背景,二無后門兒,由于家庭問題又上不了大學,一個小小的知青憑借自身的特長返城和家人團聚,并且還干上了自己喜歡的專業(yè),這已經是天大的好運氣了吧。1978年,父親和哥哥得到了平反昭雪,師勝杰重新獲得了政治生命。由衷的感激變成了報恩心理,他決心努力工作,拿出對得起觀眾的相聲作品,來報答改革開放的好政策。
師勝杰潛心創(chuàng)作,寫了《我要補課》、《婆媳之間》、《醉酒歌》等一批經受了時間考驗廣泛流傳的作品。1981年,相聲《郝市長》在全國曲藝調演中,獲得了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一等獎,這也是師勝杰首次問鼎全國獎項。1982年,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優(yōu)秀曲藝節(jié)目巡回演出團,他是全國被選中的兩對相聲演員之一。1983年,參加全省曲藝評比演出,表演的相聲《姑娘小伙別這樣》獲得一等獎。1984年,相聲《肝膽相照》參加全國相聲新作演出評比,又獲得了一等獎。師勝杰做夢也沒有料到,這次在青島舉辦的演出,使他的藝術人生實現(xiàn)了一個轉折與跨越。
一代宗師侯寶林先生,是那次活動的藝術顧問。聽了師勝杰的相聲,侯先生很是興奮激動。在第二天舉行的總結會上,侯先生對師勝杰大加贊賞,幾乎全是拿他說事兒,并流露出欲收其為關門弟子的意向。師勝杰聽人說了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得熱淚打濕了眼眶!侯寶林先生是中國相聲藝術的泰山北斗,已經三十多年未收弟子,這天大的幸運難道真的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他想斗膽找侯先生證實一下,看看這突如其來的喜訊究竟是夢想還是現(xiàn)實。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師勝杰蹩到侯先生的住處,輕輕地敲響了房門。就聽屋里傳出一個熟悉的聲音:“進來。”進了門兒,師勝杰挺緊張的,也不知說什么好,就問:“您還沒睡呢?”侯先生一聽就樂了:“剛什么時候我就睡呀?飯還沒吃呢。”“當時也就是十一點多,難怪我的問話讓侯先生覺得可樂。我說:‘我剛才聽說了。’”侯先生說:“你都知道了?”我雙膝一軟,就給侯先生跪下了,叫了一聲“師父”,便再也說不出別的話來。侯先生也很激動,說:“我三十多年沒收徒了,收了你,就做我的關門弟子吧。有你們這些年輕人,相聲就會傳下去,就會有希望。”師徒二人便商量拜師事宜。侯先生說:“老一套的拜師有點兒封建迷信色彩,你是年輕人,咱不搞那一套,弄個有時代感的新形式。”
當時,師勝杰三十一歲,剛過而立之年。
侯寶林先生要收關門弟子,這無疑是相聲界石破天驚的大事。當時在青島,聚集了全國各地的相聲名家、相聲理論家和各大媒體記者。侯先生的夫人、馬三立先生專程趕到了青島。在青島友誼賓館,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
拜師儀式上,師勝杰向師父、師娘鞠躬、獻花。師父交給師勝杰一些他的論著、音像資料,并把一枚戴了多年的鉆戒摘下來,套在他的手上。師父說:“師勝杰是我的關門弟子,我今后不再收徒了。我收師勝杰為徒,不是我們兩人之間的事,這是相聲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師勝杰這樣的年輕人繼承我們的相聲藝術,相聲藝術的發(fā)展不會等到2000年。”侯寶林的講話贏得了現(xiàn)場雷鳴般的掌聲。
從此,師勝杰成為侯派傳人。
7歲登臺演出,8歲拜朱相臣為師。
1969年,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八團三十四連接受勞動改造。
1975年被抽調到兵團文藝宣傳隊,不久,與姜昆結成一對,表演相聲。
1977年,被調到黑龍江省曲藝團成了專業(yè)相聲演員。
1984年,拜侯寶林為師。
1985年被評為十大笑星之一。師勝杰舞臺形象清新可喜,演唱方面的基本功尤好,形成一種口鋒脆、音調甜、質樸自然的表演風格。師勝杰表演的《郝市長》,獲1981年全國曲藝優(yōu)秀節(jié)目調演一等獎。《肝膽相照》獲1984年全國相聲評比表演一等獎。《小鞋匠奇遇》獲中國首屆藝術節(jié)金獎,入選《新中國舞臺影視藝術精品》系列光盤。2005年10月11日,農歷乙酉年九月初九日,晚:“活力泉州”中國曲藝巨星專場晚會舉辦。
2006年3月15日,農歷丙戌年二月十六日,20時50分:首屆全國3·15曲藝晚會播出。
2006年9月16日,農歷丙戌年閏七月廿四日,20時:“愛在此·樂在此·四季華庭金秋盛典——中國笑星歌舞晚會”舉行。
2006年11月26日,農歷丙戌年十月初六日,上午:李菁拜師勝杰為師。
2007年2月13日,農歷丙戌年十二月廿六日:“2007中國笑星(濟南)相聲喜樂會”舉行。
2008年5月11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初七日:“中國曲藝名家赴歐演出團”2008年巴黎演出。
2009年1月1日,農歷戊子年十二月初六日,13時:《笑林盛典——全國百名笑星喜迎新年大直播》舉行。
師勝杰,男,著名相聲演員。1953年4月,農歷癸巳年生于天津相聲世家,父親師世元、母親高秀琴都是靠說相聲謀生,來自農村的相聲名家。師勝杰帶師之后成義父,父親節(jié)收陳寒柏、高曉攀兩義子。黑龍江省曲協(xié)名譽主席,黑龍江省群眾藝術館國家一級演員。
在1976年的黑龍江省文藝調演中,師勝杰和姜昆合作的相聲《林海紅英》在眾多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強烈反響。師勝杰被調到黑龍江省龍江劇院曲藝隊,成為專業(yè)相聲演員。在那里,他和剛從學校畢業(yè)分配來工作的宋艷認識了。
那時師勝杰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卻業(yè)務突出的年輕演員,而宋艷是個漂亮勤快的姑娘,愛說愛笑,愛蹦愛跳,當她看到團里好多男同事沒時間洗衣服時,就非常爽快地把這個活攬了下來,還經常縫縫補補,同事們都很喜歡她。在受到宋艷幫助的人中,當然少不了長得十分帥氣的小伙兒師勝杰。
兩個人在一個單位共事三年,對對方都有意思,可就是沒人敢捅破那層窗戶紙。由于那時父親被打成“黑五類”的緣故,受到牽連的師勝杰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生怕說出來會連累到宋艷。這種窘況一直持續(xù)到1979年,當一切云開霧散之時,師勝杰也終于有了敢于表達情感的機會,于是在一個臨近元旦的冬夜里,師勝杰利用單位會餐的機會,喝了一點酒,借著酒勁,就追到宋艷的身后,大膽地問:“你有時間嗎?咱倆出去!”更有意思的是約會的時候,宋艷怕別人看見,還跟同學借了一件軍大衣,偽裝一下才敢和師勝杰出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好,但當時師勝杰的家很貧困,這無形中成為他們感情路上的絆腳石。1981年6月,師勝杰和宋艷結婚了,沒有房子,就住在團里的辦公室。
師勝杰的弟子不少,讓他比較滿意的有七個,出類拔萃的是大弟子劉彤和二弟子鄒德江。劉彤在本屆電視相聲大賽中嶄露頭角,獲得了二等獎,還被觀眾評為“最佳逗哏獎”,鄒德江幾年前在央視《曲苑雜壇》中,憑《聰明的劇務》一舉成名,主持的《周末喜相逢》,也是央視的金牌欄目。其他弟子如李菁,是北京德云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侯耀華的兒子侯軍,也很有潛力。
2018年9月28日21時43分36秒,相聲表演藝術家?guī)焺俳芡疽虿♂t(y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享年66歲。
師勝杰的藝術特點,不僅繼承了侯派相聲的風格,而且形成了自己文雅清新質樸自然的表演風格。
師勝杰聲名遠揚,但對黑土地家鄉(xiāng)深情眷眷,工作單位就在省群眾藝術館。
Copyright ? 2020-2025 meichuncoffee.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