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正片1966/蘇聯(lián)/劇情,愛情,歷史,戰(zhàn)爭,電影,劇情片,戰(zhàn)爭片
安娜斯塔希婭?維爾金斯卡婭以美貌與演技在蘇聯(lián)經(jīng)典電影中塑造多個經(jīng)典角色并征服了觀眾和電影評論家。 安娜斯塔希婭·亞歷山德洛芙娜·維爾金斯卡婭(Anastasiya Aleksandrovna Vertinskya)是俄羅斯杰出的天才音樂家、詩人、演員亞歷山大·維爾金斯基(Aleksandr Vertinsky, 1889-1957)的小女兒,于1944年12月19日出生在莫斯科。 安娜斯塔希婭兒時受到極佳的人文教育。1961年,還在上中學(xué)的安娜斯塔希婭已參加電影拍攝。她的第一個銀屏角色阿索麗是根據(jù)亞歷山大·格林(Aleksandr Grin, 1880-1932)的中篇小說《紅帆》改編的同名電影的女主人公。年輕的女演員立刻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她在同年拍攝的第二部影片《兩棲人》中扮演的古提艾爾一角也獲得了不同凡響的成功。 1964年,蘇聯(lián)上映了由格里高利·科津采夫(Grigory Kozintsev, 1905-1973)指導(dǎo)的影片《哈姆雷特》。維爾金斯卡婭飾演片中奧菲利亞這一很多女演員夢想得到的角色。該片的成功不僅為她帶來了國際聲譽,也使她成為蘇聯(lián)影壇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 1966年,正就讀于舒金戲劇學(xué)校的維爾金斯卡婭獲得了在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執(zhí)導(dǎo)的《戰(zhàn)爭與和平》中扮演麗薩·博爾孔斯卡婭一角的機會。將配角人物塑造得鮮明又令人難忘是難度最大的表演任務(wù),正如電影評論家指出的,維爾金斯卡婭的表演非常出色。1968年,她又在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中飾演了另一個經(jīng)典人物凱蒂·舍爾巴茨卡婭。 維爾金斯卡婭在1970年代塑造的銀屏形象最為著名,其中包括米哈伊爾·科扎科夫?qū)а莸碾娪啊稛o名的星》里的莫娜(1978)和電視劇《牛虻》(1980)中的杰瑪。她也曾扮演過反面角色,例如改編自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亞瑟王朝庭的康涅狄格州美國人》的蘇聯(lián)電影《美國人在亞瑟王宮中的新歷險》(1988)一片中的摩根娜女王。 安娜斯塔希婭·維爾金斯卡婭共塑造了20個影視形象,最后參加拍攝的幾部作品是《大師與瑪格麗特》(1994)、《不萊梅音樂家》(2000)和《宣戰(zhàn)事件》(2002)。 維爾金斯卡婭分別在1981和1988年被授予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勛演員和人民演員稱號。她還獲得過“榮譽”和“友誼”獎?wù)隆! ?991年起,維爾金斯卡婭成立并管理俄羅斯演員慈善基金會。盡管已多年沒有從事表演,但她沒有停止過創(chuàng)作。現(xiàn)在,安娜斯塔希婭·維爾金斯卡婭居住在莫斯科,撰寫劇本和小說。|